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帝妻[重生] > 第72章

第72章(1 / 2)

成兴帝眉宇不展,正欲传令督察院。

众人忽闻远处登闻鼓雷动,其声响彻天际,震得长乐殿檐下宫铃嗡鸣不止。

又有锦衣卫扶刀急奔朝这边来,边跑边高声呼道:陛下!登闻鼓响!前朝东宫旧臣太子太保,携先帝密诏前来请见!

阶上阶下众人哗然,今日还带笔办公的翰林院修撰头都大了。

成兴帝更是扶额,道:这人不是由先太后下令关押着吗?

那锦衣卫道:孔太保内修气功,想必是挣逃出来了!

曹大德从旁小声提醒:陛下,她有先帝密诏。

成兴帝甩袖道:传吧!

半晌后,锦衣卫领了一老妇到长乐殿,此人浑身褴褛,双鬓斑白,脸上皱纹突出,但她走得很稳。

长了殿的灯火映照她一张年过半百的脸,文武百官都看向她,看到她沉稳步伐和破烂衣衫挡不住的泰然。

这老妇便是前朝东宫辅臣,太子太保。

她的右手高捧一卷绸折,金黄反射出明威和庄严,这是她所有的底气,席上一些上了年岁的老臣,便在她的底气中,看到当年。

当年的孔太保正值妙龄青春,她在一场秋猎里,以气功徒手打倒失控的黑熊,救了已故的先帝后一命。

先帝惜她惊世之才封她为太保,是唐国自开国后,唯一一位女性太保。后来前朝东宫受难,辅臣全数伏诛,太后念她旧恩,将她秘密关押起来,一关数十载,若非今日再见,众人早以为她跟着前太子去了

她到了御前,却并没有走得太近,而是跪在成兴帝掀翻的桌席几步之外,叩首道:罪妇叩请陛下龙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兴帝招手唤曹大德:密诏。

曹大德几步过去,孔太保却并不将手中密诏交给他,而是冷眼道:阉人何敢?!先帝密诏,请陛下遵循先帝遗愿,当众宣读。

曹大德扁嘴,退至旁侧,成兴帝起身:朕来。

锦衣卫怕孔太保有诈,正欲阻拦,成兴帝却已上前,帝王威严乍现。

孔太保匍匐下去,双手将密诏托高。

成兴帝至她手中接下密诏,展开来读:武昌七年秋,朕感龙体不佳

这份密诏揭露了已故太后周氏诸多罪孽,首当其冲的便是联合内宦、御林军、户部三方,行贪污受贿和戕害宫嫔皇嗣之事,点明所敛钱财用作豢养私兵,暗通远北意图谋反,被前太子发现马脚反行栽赃嫁祸。

先帝自知内忧外患,前太子势单力薄,难以把控局面,故此才将账簿证据全托于一位锦衣卫,秘密送往户部办事处档房留存,并望太子卧薪尝胆,顺周家势,必要时可求助辽东军、,再伺机拨乱反正。先帝还道自己命不久矣,为防锦衣卫成无主之器,遂留此密诏交托工部亲信,以备后用。

可那帮着送证据的锦衣卫,后来被太后抓住了,无人知晓他横剑自刎之时,心中所想。

他出卖了先帝。

先帝也没能料到,密诏之说泄露后,前太子被逼致死。

待成兴帝宣读完密诏,阶下文武百官无不震愕!群臣议论声如同一大锅烧至滚开的油,不停往外咕咚咕咚,半晌都不曾停下。

周皇后在沸议和揶揄声中骇然晕倒,周国舅满脸惊恐,半晌道不出什么话来。

他想到了什么,三殿下到国子监听学,罗家与楚家结亲,周昀被害,密诏重现于世,这一切看似无所关联,但似乎又全都微妙地连在了一起

朝代更迭。

二十四衙门改头换面,周家还有多少人留在朝野内外?先太后三十年功名尘与土,许多事他压根儿就不知情。

太后薨逝得早,除了将国库财权留给了现今皇后,再未对前朝旧事有过遗嘱,难道,难道今日要他御林军来算清这笔烂账?

周国舅膝行数步,拽住成兴帝的龙袍袍角:陛下!陛下!微臣当真是全然不知啊!先太后办的事,微臣当时,年且尚轻啊陛下!是罗家!是罗家怕微臣丧子报仇!这才联合楚家设计陷害!御林军自扶陛下登上大宝,一直是忠心耿耿啊陛下!

成兴帝闭眼长叹一息,抚住他的肩膀道:尚膳监要查,二十四衙门朕全都要查,是否清白,有没有毒害皇室!贪赃枉法!豢养私兵!朕就不信,先帝密诏所书,尽是枉然!

周国舅闻言全身血脉僵硬,成兴帝扯开他的手,在阶上来来回回踱步,停在唐绮席前,回身道:曹大德!去传三法司过来!

此时,一直静观其变的大殿下突然离席,朝成兴帝一拜。

父皇,私兵案一事,儿臣以为证据确凿,无须再查!

众人大惊失色,大殿下唐峻,可是周家力扶的未来储君!他虽不是周皇后亲生,但自小丧母后,便被抱到周皇后跟前抚养着成人,他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