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日列格向来好斗,好不容易棋逢对手,眼神里都透露着兴奋。
程应允听着城楼上的鼓声愈渐密集,就跟自己周边的部将使了个眼神,程军将士都能听懂这鼓声含义,悄然变化着阵型,以弧形之势对抗,装出不敌之态逐步后退。而匈奴已经杀红了眼,原本散列的方阵逐渐汇集,已全然忘了火药的威力,想要围杀盛军于此,他们的首领布日列格也是愈战愈猛,逼得盛国将领节节后退。
匈奴士兵以为,此战他们必能破城!
程阔看阵势已明,冲林浩点了头,林浩躬身后退,命人将藏于瓮城之内的炮车推出至城楼。火药制成的火弹装好后,他便挥动旗帜,炮车上的火弹弹射而出,与敌军阵列里次第爆炸,瞬间尸体飞溅,哀嚎遍野!
打的正酣的布日列格忍不住回头看去,就看到自己的军队又被炸的乱七八糟,气的恨不得立即杀了这狡诈的盛军。程应允趁他分神,手握长枪向前猛刺,意在布日列格胸前,却被布日列格的副将飞身当下,而布日列格受到冲击差点坠马。
接连受挫,气的他是两眼通红,稳住坐骑后,便咬着牙高举弯刀,势必要将对面的小兔崽子斩于马下。
程应允一击未中,便知机会已失,而他也不是布日列格的对手,再打下去他恐也占不了便宜。计谋已成,他也不再恋战,挥枪与城楼上示意。城楼上的射手得到信号,立即拉弓射箭,掩护程应允撤退。
布日列格嗜战却不鲁莽,看着盛军的火弹不停的往下扔,自己再往前冲怕也是要被炸死,便由着部下护着撤离。
两次对峰之后,盛军虽有伤忙,可是匈奴却受重创,十万大军只剩不到七万。好在布日列格早有准备,对外宣称自己只有十万大军,实际有十六万,所以他有必胜的决心。
撤回大营之后,他召集属下部将重新调整战略,他觉得两次对战,盛军虽都使用了火药,可是两次策略都不同。
第一次是他们不知道盛军有火药,便大军兵临城下,结果被盛军炸的落花流水。这次他们是已有防备,调整了列阵,没有选择近距离攻城,可是却又被盛军引诱至城门前射击轰炸。
实在是两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左大都尉乌洛兰看出了两战之后,布日列格脸上出现了焦虑之色,这在之前征伐草原部族时从未有过的。草原打仗,讲究的是真刀真枪真干,打得是一个简单粗暴,而汉军却不同,他们讲究战术。
单于旗下有左右大都尉,以右都尉为尊,由布日列格的堂兄穆荣担任,穆荣此人鲁莽无能,能坐上右都尉凭的是他姓挛鞮氏。
而他乌洛兰智勇双全,战功无数,无论是当初追随布日列格去东胡做质子,后又陪他一路杀回匈奴,射杀稽侯单于。还是在布日列格当上单于之后,陪他四处征战,他都是该做右都尉的那个唯一人选。
可是不知道哪个混蛋定下的右都尉只能是王室子弟出任的破规矩,才让那个无能的穆荣钻了空子。
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他主动说出自己的猜测:“王上,臣下觉得盛军囤兵不多,且火药应也不多。”
布日列格看着座下的乌洛兰,不愧是他看上的人,想法与他一致,尽管盛军设计了他两次,可是也暴露出了他们囤兵并不多。
百余年来,匈奴与盛国纷争不断,他翻看文书记载,上面记录汉人并不软弱。虽不喜欢主动争抢掠夺,但若遇敌国挑衅,也会奋力迎战,追着别人打的落花流水。就说距离最近的十年前的那场大战,盛军可是追到王庭杀了呼延烈。
据他了解,现在盛国的将军和十年前是同一位,名曰程阔。
如果当前盛军兵力充足,面对他长达三个月的不断挑衅,程阔早就派兵迎战。而如今他都率领大军兵临城下,程阔只是用火药反击,未曾率领大军反攻,今日出城迎战的兵马也不过万余。
若不是他们占据高处,又有火药相助,以一对十,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不是一个大将会有的战略。
“本王与你想法相同,盛军大营如今兵力应不足三万,我们当下应立即整顿,趁着他们援军未到,再派大军出击,拿下固水城。”
固水城内。
军医帮程应允上了药包扎好,又叮嘱几句,才退了出去。战场之上,伤亡都是常事,如今敌军就驻扎在五十里之外,他没有过多休息便又去了主帅营帐。
大战之后就是点兵,今日之战,是程军第一次直面迎敌,虽损伤过半但匈奴的伤亡是他们的五倍之多,如此算来,他们这场战役是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