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岸没看到凌弘靖,就知道他撇下自己走了,他身上那点银子在船上买吃的花完了。凌弘靖虽订了一日两餐,可是他好不容易出了南疆大营,自是要好好犒劳犒劳自己的嘴,让船上的厨子单独给他炒些小菜,弄点小酒。
钱花完了他也不会走着回府,就找了一个小叫花子,让他去齐府说小少爷回来了,快派人来接,说只要他去了就有赏钱,那叫花子当即就去了。
不过半个时辰,家里就派了软和的马车来接,同来的还有他的祖母和母亲。
婆媳俩看他又黑又瘦,走路还一瘸一拐的,也不管码头上人多嘴杂,当即就拉着他号啕大哭起来,被众人围观,他竟还有些不好意思。
无论如何,他*终于逃离南境回到温暖舒适的家里,更好的是,父亲还没在家。
最近西北、西南频生骚乱,朝中又无将可派,兵部便把责任推到吏部,说吏部平日里没有为兵部储备良才,才导致无将可用。
这可把吏部侍郎齐衡远给气着了,朝中武将无能是吏部的问题吗?那是皇上执政后多年重文轻武的后果,怎么能将锅甩到吏部呢?然而这话他只能在心中埋怨几句,这天下谁人都会有错,就天子不会。
此事出后,吏部只能忙着找人,可翻来覆去,英勇善战的已经都在边关守着了,靠家里荫封混吃等死的,他也不敢往上报,得罪人家里不说,回头上了战场,刀枪都举不起来,去了何用?
第060章弘靖封王
本就被这选将的事儿弄得心烦气躁,无处发泄,家里小厮又来禀报,说小少爷回来了,老夫人让老爷早日归家。
听闻此信,齐衡远本就皱着的眉头霎时就拧了起来,这个混账兔崽子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齐衡远兄弟四个,他是家里老小,如今官居三品,自诩是最争气的那个。
且他自小省心,少年努力读书,入朝后好好当官,婚姻之时由爹娘做主,娶的妻子也是温柔贤淑、门当户对。
婚后又育有两子两女,大儿子老老实实读书,已经科考有名中了进士。虽不说名列三甲,但好歹也算是榜上有名,能有个官做,不至于赋闲在家,去年与翰林院邱老家的小孙女成了婚,眼看就要抱孙子了。
大约是他这一生太过顺遂,老天爷看不过去,才有了个混账小儿子。齐佳彦那个混账,读书读书不灵,惹祸惹祸门清,耍不了枪弄不了棒,斗鸡遛狗倒是在行。
自从这逆子五岁开始上学堂,那上门告状的人都没断过,整天在学堂里,不是打了这个,就是揍了那个,他齐衡远的脸面,因为齐佳彦这个逆子已经丢的差不多了。
原来他齐衡远也接受不了人参树上结坏果,可是对于这个屡教不改的逆子,他又想了想,谁家的祖坟能一直冒青烟呢?
就让祖坟歇一歇,好歹齐家百年世家底子厚,一个纨绔子弟还是养得起的,便也随他去了。
可是那个小混账却愈加癫狂,家里安排的通房丫头他不要,青楼楚馆他觉得没意思,竟然老是往戏园子里跑,还迷上了一个刷刀的武生,应要把人捧成角。眼看再不管束,就要把那戏子带回家了,一气之下,就把他扔去了南疆军营。
他不是喜欢刷刀的吗?军营里净是刷刀的,人家刷的还是真刀。
再说他们齐家祖上本就是武将,也让这逆子去吃些苦,他管不了的儿子就让别人去替他管,好知道他命有多好。
眨眼一年多过去了,这个逆子竟又回来了?
自打知道了这个消息,齐衡远是公文也看不下去了,干脆先回了家。
齐佳彦早告诉了门童,若是父亲回来,一定要先行跑回来告知他。
于是齐衡远入了后院,老远就看到那逆子在厅堂里站着,不似之前的吊儿郎当,站姿很是端正,正恭敬的回着老夫人的话。看到他回来,也忙给他行礼,黑了黑了,但眉宇间已然没有轻浮之气,多了些坚毅。
只是人确实也瘦了不少,看到这情形,满腔的怒气也消了不少,但仍背着手厉声质问道:“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齐佳彦早已打好了腹稿,恭敬的垂首答道:“回禀父亲,儿子此次归家,是护送二皇子回京。”
听到这个消息,齐衡远有些惊讶,接着问道:“二皇子也回来了?他怎么突然回京?”
齐佳彦点了点头,但是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等着父亲说那句:“跟我去书房。”
齐家老太太和齐夫人看到父子俩离去,对视一眼,父子俩没有吵起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