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74章(2 / 2)

务必以最快速度抵达平陶,摸清敌情,并与贾复取得联系,告诉他,援军将至,务必坚守!”

“是!殿下放心!”李锐领命。

“陈司马,你精于地理军情,立刻整理北狄三部、北境各军镇的详尽资料。另外,大军粮草辎重、路线规划,你需与英国公府上的老书记官对接,他们更熟悉北境情况。”

“下官明白!定不辱命!”

第62章

圣旨既下,整个京城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围绕着北征事宜高速运转起来。

兵部衙门灯火通明,吏员奔走;武库敞开,甲胄兵器被流水般运出;户部紧急调拨粮草,骡马车辆汇聚成流。

翌日辰时,京城北郊校场。

三万精锐已然列队完毕,肃杀之气直冲云霄。虽春寒料峭,但将士们眼中大多燃烧着战意——皇太弟亲征,英国公压阵,此战意义非凡。

点将台上,赵庚身着一身量身定制的亮银明光铠,头盔上的红缨随风而动,挺拔的身躯,已初具统帅威仪。

他身旁,英国公张懋一身玄色铁甲,须发如银,静静矗立,如同磐石。

没有冗长的训话,赵庚旭目光扫过军阵,清越的声音传遍校场:

“将士们!北狄无道,犯我疆土!北望伯尉迟俭,死得不明不白!此去北境,收复河山,查清冤屈!”

“北上!北上!北上!”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天动地。

英国公接过令旗,稳健的手臂一挥:“开拔!”

大军如巨龙苏醒,向北而行。

行军路途异常艰难。越往北,寒风越是刺骨,大雪纷飞,道路泥泞结冰。

来自京城的士兵们首次经历如此酷寒,冻伤者日增,士气在恶劣天气和疲惫行军中悄然磨损。

赵庚旭坚持骑马行军,几日下来,大腿内侧早已磨破,脸上手上尽是冻疮。

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甚至学着老兵用雪搓揉活血。

这日扎营后,他拖着疲惫的身躯钻进英国公大帐,搓着红肿的手苦笑道:“这北地的风,简直能刮掉一层皮。”

英国公就着热水啃干粮,头也不抬:“这才刚入幽州。真正的苦寒还在后头。”

说着看了眼赵庚旭冻伤的手,“殿下该用马车。”

“将士们都在雪地里走,我坐马车像什么话。”

赵庚旭掏出铜壶递过去,“老将军,再来一口驱驱寒。”

英国公接过抿了一口,被辣得直皱眉,却感觉一股暖流从胃里散开:“这酒……确实御寒。”

一老一少围着炭火,关系在风雪中悄然拉近。英国公开始指点雪地行军要领,赵庚旭虚心受教。

然而表面的平静下,危机正在发酵。随军太医禀报,冻伤士兵已逾千人,且多有风寒症状。

更糟糕的是,来自西线的军报显示,并州援军在边境遭遇西域诸国军队顽强阻击,难以前进。

此时平陶县已岌岌可危。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

贾复连日不卸甲,嗓音嘶哑,但仍指挥着残兵做最后抵抗。

关键时刻,李锐领命率领“幽灵”突破重围,携“掌心雷”潜入城中。

“贾将军,殿下命我送来这些火器,大军随后就到!”李锐递上赵庚旭亲笔信。

贾复看完信,点点头,与李锐交流起了战局。

随后她又立即组织人手,跟“幽灵”学习使用掌心雷。

次日北狄猛攻,当敌军攀上城头时,守军点燃“掌心雷”掷下。

轰然巨响中,狄兵被炸得人仰马翻,攻势为之一滞。

乌维在营中听到爆炸声,惊疑不定:“这是什么妖术?”

然而掌心雷数量有限,仅剩三十余枚。更严重的是,城内粮草将尽,每日只能供应一顿薄粥。

李锐清点库存后忧心忡忡道:“贾将军,火器与粮草恐怕都支撑不了五日。”

贾复望着城外连绵敌营,“能守一日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