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虫母陛下的退休指南 > 第39章

第39章(2 / 2)

如此看来,流云笠水母周身五米内都是极其危险的,绝对不要轻易靠近,不然怕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也多亏载着数只同族的战车提前避开,这才避免了祸端。

先前树枝断裂的一幕都没能逃过其他虫族的眼睛,没有什么比直观的例子更有说服力。它们利用精神网将有关流云笠水母的情报记录下来,以便后续查阅。

由于虫族它们距离沼泽区的边界并不远,所以在当天下午四点左右便成功抵达陆地。

大概是它们的沼泽区耗费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涨潮的时间已经结束。虫族们在沼泽区的边界观望了半天,确认水位不再上涨后才总算放下警惕。

当前的潮水深度保持在某个固定的范围内再无变化。

不知是不是因为距离过近的缘故,虫族们并没有发现其他就价值的情报。

它们在搭建好营地后轮流进行修整,等到次日天亮的时候再度进入沼泽区。

翌日,从第一缕阳光落到虫族们的脸上时,它们就已经醒了。按照惯例,斥候往沼泽区的方向看了一眼,只是这一眼却让它的神情格外严肃。

只见虫族们的面前除了潮湿的淤泥什么都没有,若不是受伤兵虫身上的伤口尚未长好,还以为昨天的潮水是过度劳累产生的幻觉。

潮水退去的速度比它们想象得还要快。

为了留存参照物,搭建的营地并未和往常一样拆除。团队内部唯一的伤员自觉退出行动,主动留在原地确认潮水的边界和涨潮的准确时间点。

它将成为活着的坐标,让同伴在回程途中避免迷失方向。

战车将同伴们收集的黏土同样留在营地,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努力减重。

随后,剩余的虫族再度返回沼泽区。

它们出发的时间大约为上午五点三十分。

就连行动缓慢的战车也没有拖后腿,它在反复试验后总算掌握的在淤泥中行动的窍门,没有中途掉队。

今后三天内,虫族不需要挖掘淤泥。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虫族们以更快的速度来到了沼泽区中心。

昨日因挖掘而出现的深坑早已被填平,附近一时半会找不到任何像样的参照物。除了一块大半截被掩埋在淤泥中的巨石,没有任何选择。

就连这巨石也快要被彻底掩盖,距离再也看不见它只是时间问题。

本着将错就错的态度,虫族们继续前进,并试图寻找其他参照物。

在淤泥中行动本就缓慢,附近的景色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很容易失去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幸好留在营地的那只兵虫及时为它们报点,才勉强维持直线前进。

同族之间可以相互感应也是属于这种群居生物的一大优势,让它们的复杂的情况中大幅提高存活率。

在上午九点四十分左右,位于队列最前端的斥候首先示意同伴暂时停在原地。在它的视角中,前方隐约出现了水,意味着它们已经临近了沼泽区的尽头。

再前方便是接壤的水域,其深度暂时无从得知。

然后,虫族在共享完情报后再度出发。在上午十一点左右,它们来到了距离潮水不到百米的距离。

但很遗憾,涨潮已经开始了。意识到继续前进没有必要,虫族们及时调转方向往回走去。

它们已经来到了比第一天远得多的地方,也不算是没有收获。

就在虫族们爬上战车的后背没多久,新一轮的潮水悄然来到了它们身旁。来自水域的未知生物夹杂在潮水中倒灌进沼泽区内,让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大概是涨潮才刚开始,涌入的流水并没有昨天这般肮脏,勉强能够望得到底,也让情报的收集变得更加容易。

片刻之后,昨天才见到的流云笠水母再度出现在了虫族们的面前。

或许是距离水域比较近的缘故,虫族们遇到的流云笠水母比它们想象得更多。差不多每隔十几米,便能看见一只。

失去了浑浊水流的遮挡,它们修长纤细的触须一览无余。很难想象,一只伞盖只有二十厘米的水母身后却拖着接近三米长的触手。

若不是昨天战车及时距离它五米远,只怕会一不小心着了道。

其中最小的流云笠水母伞盖直径只有七八厘米左右,触须长度一米有余。而体型最大的一只伞盖直径足足三十五厘米,身后的触手将近七米。

在它们游动的时候,偶尔能看见几条小鱼挂在流云笠水母的触手之间,显然沦为了它们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