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6章(2 / 2)

两姐弟吵吵闹闹说了几句,白素贞疲了睡得倒快,而玉青辗转反侧睡不着。他实在难受,起床去到了跟和尚纠缠的湖边,发现地上还有几个他俩躺着时候留下的泥印子。

这会儿鸡鸣,太阳出山。

整个西湖印在朝霞之中,湖面泛起微波,闪烁着金色与橙色的光。渔舟点点,隐约传来悠扬的渔歌,世界在晨曦中苏醒。

“可恶!”玉青跳到树上坐着,自言自语,“法海,好难听的名字,我一定要,一定要把那家伙捉出来。一个和尚,竟敢对我有非分之想……等他再敢来盯我,一定揍得他满地找牙!”

话是这样说,但玉青等了好几天,都没见和尚再出现。说好的爱慕他,结果被发现后灰溜溜逃走,连踪迹都消失。

这让玉青更加心烦意乱,再等不下去。

虽然答应了姐姐要远离佛家,但只要姐姐不知道,那就可以当做没这回事。玉青找了常去寺庙烧香的街坊问,问他们知不知道叫法海的和尚。

“那不是金山禅寺住持的法号吗?”有街坊知道这个和尚。

金山寺。

玉青听到这几个字就心脏突突突地跳,就跟当时他听到和尚的名讳时一样,呼吸都不太畅快了。

金山寺在镇江,离杭州有好一段距离。即使是蛇妖,来回也要三两天。若他真去,能进不能进寺院另说,姐姐肯定要追了他刨根问底。

玉青正犹豫着要不要去镇江金山寺,又听到了些风言风语。

“你们不知道安家茶铺住了个年轻和尚?”

街坊婶婶们最爱八卦,前段时间还八卦他姐姐是不是被财主包养的外室,被他大骂了一顿才罢休。这些婶婶现在又八卦起东街的漂亮寡妇来,说得绘声绘色。

“那和尚来杭州也有些日子了吧?说是什么入世修行,老在桥下面过夜,在水里光着身子洗澡。嘿嘿嘿,你别说,模样长得是真俊俏,那身材结实得哟……真不知道天天吃素,是怎么长这么好……谁看了不眼馋……”

“怪不得安寡妇要请了人住家里,添点阳气也好。吃不着,多看两眼都舒服了……”

“你怎么就知道人家安寡妇吃不着?人家年纪轻轻,才三十岁,又没有生养过。这都住一起了,说不定哪天和尚就为她还俗了呢。到时候,不知道会不会请我们喝喜酒。”

说到这里,几个婶婶哈哈哈大笑了起来。

杭州城繁荣,居民有近百万人。城里城郊加起来面积广大,超过六十顷,有包括灵隐寺、净慈寺、法云寺在内的众多大小寺院。

入世修行住在闹市的和尚也不少见,但安家茶铺是玉青常去的那家,他之前还路见不平帮老板娘教训了惹麻烦的混混。

所以玉青多嘴问了句:“你们说的是什么和尚?长什么样子?”

“怎么,小青姑娘也对俊俏和尚感兴趣了?”婶婶们转而笑话他。

玉青狠狠瞪了她们一眼。

婶婶们一点不怕她的冷脸,仍哈哈笑着,回答说:“叫宜年,我们都叫他阿年小师父!模样可标志,要是还了俗,说媒的恐怕能把门给踏破啰!”

作者有话说:

----------------------

(1)背景解释:杭州城参考南宋时期,人口百万,面积60平方公里。

(2)给大家分享一个正能量:

退出到文案页面点一个小星星,记住你点的不是星星,点的是对艺术的追求,是对文化的坚持,是对创建和谐社会的信念。

第5章第五回

出家后几乎没生过病的法海在中秋的第二天竟开始发热,他晨起帮忙劈柴,软了手脚晕倒在地。安婆婆和安澜被吓了一跳,请了隔壁肉档的屠夫阿叔来才把他这个大个子给抬到床上。

安澜立即找了清波门的许仙大夫来给他瞧病,诊了他是普通风寒,给他开了驱寒的方子。

法海也有些诧异,他本来是天生发烫的热体质,照理说是不会受风寒的苦。但后来细细想过,他也只是□□凡躯,中秋夜与性寒凉的蛇妖接触过多,难免损害到阳气。

他体质好,吃了一剂药方便由寒转热,不仅烧退了,力气也恢复如常。

安澜不放心,硬是让他按照许仙的医嘱连吃了五天的药。安婆婆又给他缝了入秋的厚衣服,在僧袍内里夹了棉麻,叮嘱他好好穿。甚至安宁和安乐两个小孩子也围着他转,给他递茶端饭,生怕他又晕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