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26章(1 / 2)

“我也一起去吧!”工藤新一也道,眼里带着少年意气的锋芒,“笔录,笔录还没做呢!”

我点点头,“啊,当然可以。”他显然是想一起看监控……不过,能多一个观察力敏锐的、没有嫌疑的人来帮忙排查监控视频,我为什么要说不呢?

经过对旅店其他住户的问询,有人说半夜3点多好像听到过女人的惨叫——考虑到现场的信息并没有泄露,问话的方式也没有任何误导,那么证词的可信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案发时间很可能就是凌晨3点左右!于是我们在图像侦查队的办公室,先从案发时间前后,旅馆内的监控视频开始排查……

果不其然,很快我们就发现,在凌晨3点半左右,走廊中出现了一名浅色上衣、秃顶、身材偏瘦、中等身高的男子,独自离开了案发的房间,过了一会儿,又拎着两个同款旅行袋回来——大概就是分尸、运尸的工具了。

“这个男人,应该就是我们这次要找的犯罪嫌疑人。”我下了结论,“从步态看,刚杀完人才不到半个小时,就这么镇定……前科犯的嫌疑更高了。视频往前翻翻,看被害人和他是怎么进来的?”

通过回放,虽然监控条件比较差,但是也能看到是这名男子于下午4点独自入住,然后出门、5点多接回来一名女子,凌晨3点半多再出门、回来,最后早晨7点多拎着一只旅行袋出门,正好在旅店门口与报案人工藤新一他们遇到。

“小林警视,您看,嫌疑犯和被害人是不是……”白鸟任三郎瞥了眼旁边一起观看监控视频的某高中生,顿了一下,还是说道,“嫖客和小姐的关系?”

“应该不是。”\“不是。”我和工藤新一同时回复,于是我停了下来,让这位高中生侦探继续。

“大多数碎尸案,凶手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去分尸,是因为凶手往往和死者有密切联系,一旦让警察知道死者是谁,就一定会怀疑到凶手身上——所以,如果凶手和被害人此前互相不认识的话,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工藤新一手指抵着下巴,自信地分析道。

“嗯,大体上是这样没错,但也有少部分例外情况,比如凶手是心理变态,分尸是他的mo(作案手法);或者为了尽快运走尸体。”我补充道,“继续排查其他视频——现有情况至少说明了,这个凶手没有帮凶,是单独作案的。”

后面,虽然道路上的公共监控分布没有很严密,导致凶手的行踪线路没法确定,但是通过xx超市的那条线,我们找到了被害人的步行活动范围,由此找到了和被害人特征相近的失踪人员信息——家属今天早上刚刚报失踪!

通过家属对遗体的辨认,尸源就此确定了,是住在xx超市附近居民区的,名为松下静香的29岁女子。

“案发现场没有发现松下静香的手机,”我对手下命令道,“白鸟,你带人去通讯公司,调取松下静香近期的通讯记录;千叶,你让技术侦查人员尝试定位松下静香的手机信号位置。”虽然很可能作为财物,已经被凶手处理了——但万一呢?——不过这次显然没有那么碰巧。

然而,经查,松下静香在与凶手见面前,正好与某个手机号有过通话,并且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有频繁联系,因此这个手机号的主人的嫌疑度大大提升。

“不过,这个手机号不是实名制的,是直接买来就能用的无记名电话卡……小林警视,我们的线索可能断了。”电话里传来白鸟任三郎遗憾的声音。

“怎么会这么容易线索就断了?”我板着脸训斥了一句,“继续查!这个电话卡是在哪里出售的?相关通讯、网络漫游信号定位集中在哪里?——这不就把凶手可能的活动范围给圈出来了吗?!”

接着,我又问千叶和伸,“案件库里的资料排查得怎么样了?有查到类似的分尸案吗?”

千叶和伸连忙回答,“在神奈川县找到一起案子,我同步让法医确认过了,从切口看,分尸手法高度相似!”

就在差不多时候,白鸟任三郎那边也来了消息——电话卡的销售地虽然是在东京都内,但是通讯信号主要发生在神奈川县!

“和神奈川县那起案子并案侦查!结合监控照片,排查经常骑摩托车往返两地的男子!”我立刻下达了命令。

几天之后,通过与神奈川县的那起案子并案侦查,我们终于锁定了一个名为佐藤一郎的中年男子,通过两起案子的相关目击证人对面容的辨认,对监控里犯罪嫌疑人体态、步伐的比对,通话记录和手机的对应关系,再加上对血指纹的匹配,构成了一条有力的证据链,并对嫌犯成功实施了抓捕。

面对专业的审问人员和确凿的证据,佐藤一郎很快就承认了这两起杀人案。

但是我并不满足于此——“继续深挖!彻底搜查犯罪嫌疑人家里的东西,看有无可疑的、不属于他的物品;调查他的所有上网记录、通讯记录,寻找尚未被发现的受害者;审讯人员同步跟进,不要让他有休息思考的时间!——这么熟练的作案手法和分尸手段,绝对不是两具尸体上就能锻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