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点在意陆眠之,但他现在已经不是小枕头了,不能跟过去。
曲一岘抿了抿唇,从书包里摸出一年级的课本,准备忘掉陆眠之,集中精力看书。
高三的内容对现在的他来说如同天书。一步登天不实际,他得先把基础打好。
方子瑜凑了过来,有些新奇:“你怎么把小学课本给带来了?”
他从曲一岘那儿拿了本数学课本,一边翻,一边小声问:“这是新版的课本吧?和我们那时候的不一样。改版后变了好多。”
“嗯,新版的。”曲一岘抬头瞥了眼数学老师。
见数学教师没注意到他们,才低下头,朝方子瑜那儿凑了凑,很小声道:“我有个弟弟,上小学四年级,他最近成绩有点下滑,我得辅导他。”
这是他昨天和梁亦讨论出的借口。
他们这块地方学习抓得紧,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都很重。
方子瑜轻而易举便相信了曲一岘的说法,并对此感同身受:“我家也是,暑假我表弟来我家玩,不会的题目都要我帮他做,还要画手抄报,害得我自己作业都来不及做……”
本来昨天可以跟着原潜他们一块浪,结果没浪成,时间都用来补作业了。
他们四个人里,方子瑜和秦一舟的成绩是最好的。
被陆眠之和原潜衬托出的好。
方子瑜和秦一舟上课会听,作业也会自己做。就是一个各科平平,一个严重偏科。
原潜则是上课偶尔听一听,作业偶尔自己做。平日里全靠着秦一舟,考前也靠着秦一舟,临时抱个佛脚,通宵复习。烧香拜佛转锦鲤,考试能不能及格全看当日运气。
陆眠之……这种考试时也会睡觉的人,不提也罢。
“……我跟你讲,我那个表弟的班主任,每天都要在家长群里发五道附加题,叫我表弟他们做……”
“……暑假里有道题,一个绳子剪成长度相等的10段,要剪几次。我画了一下午,好不容易把1次剪出10段的方法给画出来了……”
“……结果老师公布答案说是9次,那道题考查的只是小朋友们能不能看懂题,操,你说我气不气……”
方子瑜在边上嘀嘀咕咕地抱怨,曲一岘安安静静地看着语文课本。
a、o、e。
i、u、u。
b、p、m、f。d、t、n、l。
…………
曲一岘昨天就发现了。
他的记忆力很好,汲取起知识来,就像是海绵吸咖啡,小枕头吸水。
当方子瑜小声讲完他是怎么跟他表弟的班主任据理力争,成功说服班主任把他表弟的作业评级从“优-”调回了“优+”,以保住他在他表弟面前的威严形象时,曲一岘的课本已经翻到了最后一课。
《小河与青草》。
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这就没必要看了吧。”方子瑜凑近,经验老到,“这些你弟肯定都懂的,只是做题目时粗心罢了。拼错、漏题、曲解题目的意思……”
“嗯。”曲一岘快速扫完了课本上的最后一个字,确认已经把整本书的内容全部弄清楚后,淡淡定定地收起了课本,“是没必要看。”
不慌不乱。从容不迫。
不局促,不紧张。脸不红,心不乱。
——这也太酷了吧。
和昨天相比,自己的言行稳重了不止一点半点。
曲一岘有些膨胀,心里美滋滋,面上却不显。
只是脸颊微微泛红。
他合上课本的动作太过自然,方子瑜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依旧压低着声音,传授着自己帮表弟表妹们辅导功课的心得。
直到下课铃声响。
“今天是周一,大课间有国旗下讲话。我跟你讲,我已经好久没……”
方子瑜顿了顿。
曲一岘看向他。
方子瑜冲他笑了笑,生硬地转换话题:“没什么。对了,你刚来学校,还不知道操场在哪儿吧?走,我带你去认个路。”
第17章
一中一个年级有二十个班。
升国旗时,高三排在最前面,曲一岘所在的10班排在正中间,刚刚好在国旗下面。
曲一岘刚转进10班,体委还没给他排位置。
他便和方子瑜一块儿站在了最后面。
“你……”方子瑜察觉到身边新同学的期待,有些迟疑,“曲一岘,你以前的学校也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吗?”
会有学校不举行升旗仪式吗?不会吧。
可如果有升旗仪式……方子瑜狐疑地看了曲一岘一眼,新同桌怎么表现得这么兴奋?
曲一岘自然是兴奋的。
陆眠之自己从来不参加升旗仪式,也从没带枕头来过操场。
这还是曲一岘枕生头一回参加升旗仪式。
他不仅兴奋,他甚至还想偷偷溜到国旗下,摸一摸旗杆,摸一摸绳子。
曲一岘在心里把升旗过程模拟了十遍,但面上不显。
他听到方子瑜的疑问,在心里把梁亦叮嘱过的话回忆了一边,选出了一个稳妥的答案。
“有的。”曲一岘腼腆地笑了笑,“但我以前学校的升旗仪式都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