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是惦记着以前陈舟载着她咣当咣当的小吃车,“那我以后开车拉着你。”
小棉袄不漏风,但是电三轮漏风。
眼瞅着第二家店不在家门口,冬天也该搞辆车了。
陈舟也简单把这件事列到了生活计划当中。
他把小丫头抱上了厨房的小凳子上,“那今天,我先教你一道菜吧,这道菜学会了,以后你就饿不着了。”
双重意义上的饿不着。
陈桃桃同样没听出来,不过表现出来很足的兴趣。
陈舟先带她认识了几个重要的调料:
大料、葱、姜、甜面酱、酱油,这些用来熬制红汁的关键。
“起锅烧油之后,把他们放到锅里面用小火来炒,炒出来香味,这就是红烧汁了。然后咱再把牛肉里面的汤倒进去。”
陈桃桃眼巴巴望着老父亲,等待他具体的操作演示。
没成想陈舟有现成做好的。
看的小丫头皱起了小眉毛。
这我哪学的会啊?
陈舟笑着继续起接下来的步骤,红汁熬好之后,兑入当初炖牛肉的原汤,大火烧开,捞走里面的料渣。
随后,放入白口的牛窝骨,以及过油的胡萝卜块。
盐、糖、胡椒粉调味,盖上锅盖小火焖煮。
红烧牛窝骨的汤汁,会随着水分蒸发,而逐渐变得粘稠。
但这道菜,不能完全把汤汁收干,所以还得少量多次用水淀粉勾芡。
出锅前,再淋上花椒油。
...
很快,家里的女主人,和今天邀请的客人,陆续到齐。
林女士忙着招待客人,只保留了传统节目之一的——大拌菜。
大人小孩,在陈舟把最后一道菜上齐之后,将贴墙放的餐桌,三面围住。
刘爸爸自带酒水,已经给陈舟倒好了。
陈舟挨着老婆,坐到天天父母对面,微笑着道:
“刘哥,嫂子,还有天瑜小朋友,咱一块举个杯吧,你们也别客气,当自个儿家一样啊。”
大人们说了几句客气话,带着两个小朋友,动筷品尝起来。
今天的主菜,当然是红烧牛窝骨。
跟刚才白口炖的时候不一样了,
牛窝骨整体呈现出枣红色的诱人光泽,汤汁因为勾芡,以及溶解了大量的胶原蛋白,变得粘稠而油量。
光是看上去,就让人很有食欲。
陈舟因为开了店,在家里招待的规格也稍微提了提档次,盛放着牛窝骨的盘子下面,还有加热的工具。
此时,微微冒着热气。
时不时地还能咕嘟出一个半个的泡泡。
这股热气,把牛窝骨的香气,也带到了餐厅的每一处角落。
是牛肉炖煮之后,非常醇厚的肉香,以及红烧风味的独特酱香。
微弱的调料香气,被掩盖在最深处。
当然,这一桌人,没一个能先把味儿闻完再去尝的。
早就一人一块,吃了起来。
夹菜时,筷子能明显感受到那股粘稠。
很有可能溅出来、滴下来。
两位妈妈,都很有先见之明,所以小朋友们,都是旁边的大人们帮忙的。
咀嚼时,刚才闻到的香味更加强烈了。
这次是由味觉来传递这种感受。
咸香包裹着酱香,滋味十足的粘稠汤汁,接触到舌头口腔之后,在嘴里面瞬间化开。
随后,软糯的筋与酥烂的肉。也在口中交融,最后则是满口的胶质带来的发粘的口感,和悠长回味。
让人忍不住再来一块,欲罢不能。
小朋友们发出最真诚、最简单的评价——“太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