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情,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答案,人发发善心做做好事又有什么问题,可坏就坏在事情的双方是年轻的未婚男女,不管什么解释都像是在掩饰。
赵娉婷这次没再回话,想起之前上巳时在行宫的事情来,似乎觉得事情没夏琳琅说的那么简单,环环相扣的线索,如今缺了中间的几环,就是连不起来,心里不禁嘀咕了几句,也还是承认了夏琳琅的说辞。
“那你打算怎么办?”
她唔了一声,想了一会才说:“有句话叫做,越抹越黑,先不去理会,等时间一长,没人回应,大家也就会渐渐淡忘这事。”
诚然,这只是夏琳琅心里的理想状态,但她还忘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和顾筠两个流言的主角是没有过多的去解释的这件事,但架不住坊间众人的好奇,事情的主角越是沉默,仿佛就越是是坐实了这件事。
没过几日,流言没有平息之态,反而是甚嚣尘上之势,外面这会已经传的绘声绘色,说两人在上巳一见钟情,只碍于双方长辈并不知晓这件事,所以才会在布庄见面…
说成这样,若不是主角就是本人,连夏琳琅自己都快要相信了,眼见情况是愈演愈烈,大有控制不住时,宫里突然传出消息,说顾少卿因为最近坊间的无谓流言所故,而受其影响。
是宫里圣上的旨意,说体恤他一人身兼数责,肩上担子重,不要因此影响他办案,这才下旨,说要肃清坊间这些无妄的传言。
第13章寡欲
皇宫内,勤政殿
皇帝一手翻看着手里的奏本,一手端着茶碗,目光却是落在下首处那道的挺拔的身姿上,语气甚是调侃:
“怎么,之前还说对人家姑娘没那意思,既然没那心思,怎会带人去你那布庄,还被人抓了正着?”
今儿是朝廷休沐,不上朝,哪知天才刚亮,就听有通传说顾筠有事求见。
还以为是有什么朝廷的要事,等见了人一听才明白,原来是他顾筠少见的对人姑娘动了恻隐之心,又好心施加援手,刚巧被无心之人撞见,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就成了这会外面传的那样。
“之前花朝的时候,臣的祖母在那青云观迷了路,幸而得了夏姑娘相助,而今不过是还人情罢。”
座上的人不大相信这个说辞,哼笑了一声?:
“冠冕堂皇,你若想要还人情,有的是法子,还用得着求到我这处来?别妄想插科打诨。”
顾筠闻言一笑,淡漠的神情里情绪不少,但到底是有求人的态度:
“臣是男子,那些流言于我来说,无可无不可,但对女子却不同,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成什么样都不清楚,且毕竟这事因我而起,不能真让人姑娘跟着遭殃。”
皇帝放下手里的奏本,垂眼看着底下站着的人,说来这顾筠也是朝中难遇的人才,年少有为,又身居高位,甚至祖上还有世袭的爵位,这样的身世背景,就算放在京城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可偏这人就是对男女之事不那么热衷,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了,甚至宁愿来求他止住这些流言,还是没半点想同人姑娘试试的心思,也难为了顾家老夫人,为了这事先求到宫里,而后又求到青云观三清的跟前。
心底默默叹了口气:“你说的没错,女子不同男子,这件事对那夏家小姐来说,稍不注意就是名声尽毁,既都没那心思,就别害了人家姑娘。”
本以为能借着这事,帮一帮顾家老夫人,看能不能顺势撮合两人了却老人一桩心事,但眼下看来,是郎无意,妾无情,如此也罢,不成婚,便一门心思都能用在政务上,为朝廷效力,也没什么不好。
“朕已经下令,让此事不许再传,你且放心吧。”
顾筠闻言抱拳,笑的诚恳:“多谢圣上。”
一时间,京城里原本愈演愈烈的才子佳人的风流轶事,突然就戛然而止,就连市井坊间这种下九流的地方,也不曾听人提起过这件事,漫天的乌云一瞬间就被吹散,不寻常的紧。
可这种事,旁人不知,李循倒是门清。
而今正是休沐,刑部和大理寺无要紧事,他不请自来,一踏进门,就朝着桌案前的顾筠嚷嚷:
“听说你今日入宫面圣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顾筠都不用抬头看,光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这会不仅是眼神,连回答一声都省了。
李循自来就知道他的德行,不见生气,反而更是好奇的往前面凑:
“我今天可听说了一件事…”
顾筠依旧无言,眼神就落在桌案上的卷宗上,没搭理他。
他自顾的说道:“听外面的传言说,昨儿在邹记布庄的门前,看见顾少卿顾大人,牵着一名姑娘的手进去,小半个时辰后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