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 > 第26章

第26章(2 / 2)

庄氏倒不知季胥还有贫嘴的一面,被她逗笑,点头道:

“成,你们三姊妹的衣裳便交给我,乡里乡亲的,这余的三十钱我不能……”

“我去喊两个妹妹来量尺寸!”季胥拔身一溜烟儿出了院门。

庄氏对着苇席上头多出来的三十个钱,吁叹着,掖了掖眼角。

凤、珠二个在后院的菜畦拔草,她们种的菘菜、芸苔、芹菜、蒜苗、姜、葱、椒,长势喜人。

昨日一场雨,旁边长出来不少野草,季凤便带了季珠来拔,一听要量身做新衣,都无比喜欢去洗手。

不过季凤又忧心起来,今日蒸饼没卖完,她担心日后蒸饼不好卖,便想省钱,

“我还有两身衣裳换着穿,省些布料,给阿姊多做一身罢。”

到底懂事早,虑的多,倒令季胥心疼,说是有两身,可她那衣裳还是前年田氏做的,如今都露了一截子脚脖子,料子磨得也都十分薄了,洗衣时都不敢大力去搓,怕给搓化了,哪能不做身新的来穿。

季胥因道:“咱们一块儿做新衣,该花的得花,凤妹放心,蒸饼在乡市不大好卖了,

盛昌里那地方要富裕得多,且多数人都还没吃过呢,定是有销路的。”

三人同着往陈家去,季凤问:“盛昌里?那地方的人都蛮霸得很,会让咱进去卖吗?”

“阿姊有办法,凤妹把心放到肚子里,开开心心把新衣做了。”

庄氏用手指在她们的手臂、腰身、腿上开合着,不一会儿将尺寸量好,因道:“三日便能做好。”

傍晌,吕媪背着一小捆野麻回来了,襦衫在牛脾山草堆里淌出些湿印,是昨日雨后尚存的露水。

庄氏去东屋给她拿来干燥的衣裳,一面说起季胥来买半匹布的事。

吕媪听说了,吩咐道:“做衣裳时,把针脚缝密些,穿着扎实,

还有,那布替她省着些用,省出来二尺三尺的好布,她留着也可做巾子,或是别的用处。”

“哎。”庄氏无不应着。

第27章

且说季胥想进盛昌里卖肉馅蒸饼,然她没忘记纳赋那日,逛那盛昌里的里市,萦在身上的不善目光,若是贸然进去,那可真是两眼抓瞎了。

她对盛昌里半点儿不了解,若说本固里谁人熟知盛昌里的内情,自然属鲍氏无疑,她是盛昌里嫁到冯家的女娘。

话说这鲍氏,自打吃过季胥做的菹菜炒大肠,那滋味魂牵梦萦,令她陶醉神往。

但徐媪的腕子也渐好,能做饭食了,且冯家也不会日日请季胥来家庖厨,多少费了银钱,家里供老三冯恽念书,每年是项大开支,旁的能省则省。

因此鲍氏也只是心里头念着。

可巧后日是她娘家阿翁的寿辰,要送寿礼,她正为难。

她丈夫冯二便在她耳边说:“你既觉得胥女手艺巧,不若我们将她请去外舅的寿辰宴上,请她做一席寿宴?既全了我们的孝心,你也能吃着了。”

“不好,你不知我那阿翁,面子比天大,倘若教他在五十大寿的肴馔上瞧见大肠这样的贱物,怕是要掀案子,大骂你我不孝,

自然我那些姊妹兄弟,也该嘲笑你我上不得台面。”

鲍氏正因此而愁,这寿礼,得势派、讨喜,方能体现她的“孝心”。

“那明儿个我找母支些钱,咱们扯一段好布料送去,听说布肆里有豫章来的鸡鸣布,很是时新,那些上了年纪的乡绅皆是爱穿的。”

“白甚么给他花这钱?有这钱不如私下拿去孝敬我阿母,她还能少做些绣活儿,一天到晚的,眼睛都花了。”

鲍老爷有一房正妻不算,还纳了两房偏妻,拢共生了八个子女,子女有的各自嫁娶,每天打擂台,鸡飞狗跳。

鲍氏的阿母,是其中一房偏妻,生了鲍氏并她四兄,因性子温顺,吃了不少哑巴亏,鲍老爷只顾自己快活,概不管这些的。

鲍氏作为行六的女儿,很是不喜这鲍老爷,奈何如今孝道重,不孝之人要被戳脊梁骨,更甚会被送官审判,坐牢吃苦役的都有,

她面上也须敬重着,就拿这寿礼来说,不能送的太敷衍寒酸,可真要花上数百钱去扯什么鸡鸣布,她的肉儿都在疼哪。

“这事便交给我,保管教鲍娘子这寿礼送的又讨巧又实惠。”

季胥对寻上门来的鲍氏道。

原是鲍氏想着季胥在长安待过,能否做些罕见的吃食给她做寿礼,所费银钱么,不能超过她给的三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