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 > 第4章

第4章(2 / 2)

肉菜妥帖,主食自然不能少。

季胥牵着季珠,进了家粮肆。

问了问,如今稻谷四十钱一斛,买回去要自己舂。

买舂过的米价又更贵,按舂过的精细程度,分糙米、糳米、毇米、御米,越往后,越精细,稻谷的出米率也越低,乡市里的粮肆也只卖些糙米和糳米,后两种只是掌柜顺带嘴一说,那御米更是掌柜的也没见过。

糙米的话,则是五十六钱一斛。

盘算了下,还是买稻谷合算,好在家里有舂碓,无非费点时力,舂出的糠还能留着,条件好起来她们也不用再吃糠了,将来养家禽拿来喂。

“买两斗稻谷。”这就是八钱。

“掌柜的,面粉什么价?”她想着,再做点别的吃食来卖。

“六十钱一斛。”

“麦子从荆州运来的,咱们这都种粳稻,也不产麦子,面粉这才比米价略贵些。”掌柜更喜欢做精粮的生意,连话都多起来。

季胥算着钱,买了两斗,十二钱。

这两样粮,她事先带了两口洗晒干净的麻布袋来装。

揣着最后十钱,她去器皿肆买了个十钱的陶盆,这是她一早来询陶甑的价顺便问过的,所以买粮算的刚好。

赚的七十钱全花干净了,不过筐篓也满满当当。

回到家,正好是午正秋老虎毒辣的那会儿,季胥和季珠都晒出汗,可谁也不觉累。

季珠更是跟前帮忙,季胥从筐箩拿出两斤肉、一升盐、一瓿酱、一升酒、两斗稻谷、两斗面粉、一个厚实的陶盆,她都要接过来宝贝似的摸摸,再跑去放好。

“阿姊,好像过年一样啊。”

季珠咧嘴乐。

“想二姊快点回来看到!”

她迫不及待想二姊也看到这么这么多东西。

“阿姊这就煮肉,煮好你与二姊送一份去。”她们朝食吃得清汤寡水,季凤又没带干粮,想必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她们也吃一顿像样的中食。

“好!”季珠蹦跶起来,显出些孩子气。

作者有话说:

----------------------

第4章

光是肉有些少,季胥准备闷些米饭,再炒个早晨没煮完的野苋菜,一荤一素搭配着。

准备切肉时,想起来凤妹说过铁菜刀和木俎被拿去换粮了,田氏在沔水上翻了漕船这半年,家里交不起佃租,富户将田收了回去,田氏原盘算着个把月就能回来,微薄的积蓄都拿去做盘缠了,留给俩女儿的粮也不多,后来她们就靠拿些零碎家当和人家换粮换盐巴,勉强过活。

没有刀俎……

不打紧,她把柴刀洗干净,也能用。

至于木俎,把门外那块劈柴的木墩子搬进来,柴刀削了削表层,冲洗干净,凑合拿来垫着。

新鲜的带脂肉被切成两指宽的方块,冷水来焯。

釜里水开焯肉要一会子,她趁这时去舂米。

“阿姊,小珠来舂!”季珠说,满怀雀跃。

想想肉和米饭就咽口水,上次吃肉,记得还是元日,阿母卖了些瓜菜,买回来一块瘦肉,切成细细的丝,和芦菔烩羹,阿母把肉多多的挑在她和二姊的碗里。

想到这些,季珠心里涩涩的,要是阿母也在就好了。

“那就小珠来吧。”

这舂碓是脚踩式的,地上掘的坑,嵌进一方石臼,旁边的石碓子架有杠杆,踏踩着能省力,季胥索性就让她帮忙。

舂着米,季珠的注意力倒被转移了,没有一直沉浸在感伤的心绪里。

季胥想到家里只一个陶釜,做完菜再焖饭,菜要放凉了。

干脆另起火堆做竹筒饭,昨天剩的竹子也还新鲜。

把一节竹筒在边沿破开,加舂淘好的米和水进去,再把破开的那小半合上,用湿水的黄泥封口,放在火堆里焖。

至于那焯好的肉,也无需炒糖色,码进釜底,加些酱,再倒进那升酒,陶盖一合,就开始煨。

俗话说紧火粥,慢火肉,这道肉的火候很关键,要文火慢煨。

烧柴火灶是门讲究,上辈子老太太还在一楼装修了一个古朴的柴火灶,关于添柴抽柴,季胥自小也是被骂过许多才练出来的。

这次季珠再要帮忙来烧火,季胥就没让了,让她去玩瓦狗。

季珠哪舍得走,就把瓦狗拿来在灶屋玩,边闻肉香。

季胥观望着火,抽空把那块脂给切成片状,待会炼猪油用。

再去砍了两节竹筒,一节对半破开,家里就三个豁口碗,没有盘盏,待会拿来盛菜用。

此时竹筒壁上往外析水,飘起股混着竹香的米香,别有滋味。

釜里还在煨肉,期间也不去揭盖让其走油失味,待到小小一间灶屋,因醇酒的焦化反应,肉香愈发浓郁时,她估算时间正好,才把陶盖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