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那咱们过去看看。程玉萍将三轮车转了个方向,往体育场那边去。
路上,程玉萍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心里思索着。
要是搬到体育场这边,还得再给姜芝芝买一辆自行车。
一辆自行车也要两百来块钱。
再过几个月姜芝芝就要升中学了,中学一年的学杂费又是一大笔钱,她现在一穷二白,要怎么去赚这笔钱啊?
想到此,程玉萍的脸上越发苦闷。
但是她又不想让姜芝芝看到,只能掩藏住自己的情绪,闷着声用力地蹬着三轮车往前走。
姜芝芝坐在三轮车斗子里,打开了一本童话书看。
这种书虽然阅读价值不高,但是在这种时候打发时间,也能够赚一点钱。
赚一点是一点。
体育场这边,程玉萍有几个一起摆摊认识的朋友,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体育馆后面的大南村租了一个二楼的两间小屋。
两个屋子一共也就二十多平,屋子虽然十分逼仄,但是程玉萍和姜芝芝两个人住完全足够。
月租二百四。
小屋前面有一个一百多平的公用露台,旁边的几户人家在露台两边放了许多杂物和炉火灶。
甚至还有一家养了一只小黑狗,用破旧的发毛的绳子拴在一旁棚子的立柱上,它习惯了人来人往,看到新来的姜芝芝与程玉萍也没有吠叫,开心的摇着尾巴吐着小舌头。
找到新的住处,程玉萍交了第一个月的房租,坐在屋子里忽然叹了一口气。
姜芝芝从书包里把那八百多块钱拿了出来,妈,这钱你拿回去吧。
她知道程玉萍在因为什么而发愁,她现在已经不缺钱了,但却不能告诉程玉萍。
程玉萍是个软性子,要是一不小心被姜国重知道,容易被拿捏。
下午妈带你去买个自行车。虽然没有钱,但程玉萍还是不想委屈姜芝芝。
学费的事,她只能再想办法了。
妈,不用买自行车了,我走着去学校,要是来不及的话还可以坐公交。
从体育馆到学校有直达的公交,骑自行车固然好,但坐公交却可以多出一些时间来看书。
听到姜芝芝要坐公交去学校,程玉萍愣了下,不过还是点头,嗯,也行。
公交一块钱一趟,一来一回就是两块钱。
一个月六十,一年就是七百多
程玉萍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下午,姜芝芝和程玉萍一起把绿江村家里的东西搬了过来,打扫好,安顿好,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妈,你什么时候跟姜国重离婚?
明天我去找他。
你别把咱们现在住的地方告诉他。姜芝芝试探地提醒道。
程玉萍看出姜芝芝的担心,她把姜芝芝揽到怀里,叹了口气,芝芝,妈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吧,妈自己有分寸。
时间还早,之前还有一些桃子没有卖掉,程玉萍又出去摆摊,姜芝芝把之前在图书馆里借的书装进背包,乘着公交去了图书馆。
她把之前借的书还了,又换了三本新的,在一旁的24小时阅览室看书到天黑,才匆匆回家。
程玉萍想和姜国重离婚,但姜国重却仿佛报复似的,死活也不肯松口,甚至还扬言让程玉萍拿出五千块钱,否则他永远也不离婚。
不离婚就是一个隐患,姜芝芝不能够容许这个隐患存在。
一天傍晚,她来到绿江村的小丽麻将馆外的小巷子里。
冯梅喜欢打麻将,开麻将馆的小丽夫妇是冯梅的牌友,她和姜国重也是在这里认识的。
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十有八次都是要到麻将馆里打麻将。
姜芝芝看着姜国重和冯梅一起手挽着手亲昵地进了麻将馆,继续在麻将馆外面等着。
等到看到自己要等的人来了,她立刻走了出去,赵叔。
赵国栋就是之前姜国重对程玉萍下手时那个帮忙拉扯的人,他和姜国重也是多年的牌友了,但姜芝芝知道,他还算是个好人。
芝芝?你怎么在这儿?赵国栋惊讶地看着从黑巷子里走出来的姜芝芝,一度怀疑自己看错了。
赵叔,这是我妈让我给你的一千块钱。姜芝芝从兜里拿出一沓百元钞票,递给赵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