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扶苏忍着社死说道。
“那?你可知道,今日经义斋要讲哪一篇?”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先生又说:“那?你把《礼记·大学篇》背上一遍吧。”
扶苏有点郁闷。
和苏轼年龄尚小,只以为先生是出于好奇的目的考验他不?同?,扶苏活过了整整三世,又是个敏感细致的性子,自?然能洞察出此人言行?举止中?对他微妙的不?喜。
三岁写诗的人,除了被迫装嫩的他以外,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就比如?那?位写出《咏鹅》的骆宾王。但要让三岁时候的骆宾王背出《礼记·大学篇》?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哼,幸好我偶像包袱重,早有准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整个《礼记·大学篇》凡千六百字,扶苏一口气就背了小几百个字,而且像流水一样越背越顺溜。结合其?他同?学越讶的目光来看,他在这个班上的水平绝对不?是最次的那?一波,相反,应该还很不?错!
先生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好了,背到这里就可以了。”
又问道:“那?你可解其?中?之意?”
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连苏轼都察觉到一点端倪。扶苏更是十分?无?语:先不?说我才三岁,我要是知道《礼记》是什么?意思,我还来国子监上学干嘛?直接去考科举不?就好了。
他糯糯的脸上写满了无?辜,不?软不?硬顶了回去:“学生未闻先生之高见,不?敢妄语。”
“……”
什么??你的意思是说,你还真?有自?己的理解?
先生一脸吃坏肚子的表情,只好让扶苏坐下了。
扶苏坐下之后,不?顾周围人讶然中?掺杂着敬佩的目光,径自?和苏轼眉来眼去、眉目传情了起?来:这什么?情况?
苏轼扭着小眉毛:我也不?知道啊。我刚来的时候也没见人家这样针对我过。
有古怪。
扶苏心中?浮现了好几个猜想,至于到底是哪个还需要验证。他决意找人打听一番……自?己在国子监的种人脉,唔,好像只有梅先生和范纯仁师兄了?
扶苏原本还在犹豫找谁好呢,结果,中?午去膳堂用午膳的时候,就被两个人脉之一主动问上门来了。
“赵小郎,听说你被先生刁难了?”
范纯仁一脸严肃地问道。
-----------------------
作者有话说:旧电脑不太好使,花了快五位数换了新电脑结果键盘用得好不习惯,随手打几个字就手剧痛,大悲。
第39章
扶苏被吓了一跳。
范师兄怎么就知道?了?
消息传得这么快吗?
“范师兄,你怎么知道??消息传得这么快吗?”苏轼一脸好奇地打听?,一边把自己的?餐盘往另一侧挪了挪。
范纯仁也顺势在?旁边坐了下来:“哪儿能不快呢?你是?不知道?,三岁神童一口气背完《礼记·大?学》的?事?迹,都传到我们治事?斋这边来了。”
“可我刚背完啊?”扶苏一脸茫然。
苏轼:“就是?因为你背完了,才传得快呀!”
也不想想,这事?有?多了不起呢。三岁就会临场作诗,背书还背得唰唰快,还有?什么是?这位赵氏小?神童不能做的??
治事?斋学子集体?惊叹之余,范纯仁却觉得有?哪里不对。同窗们都以为,肯定是?神童自己当众卖弄。但?范纯仁昨晚见过扶苏一面,对他的?印象极好,一眼就看?出来这位小?师弟虽然盛名在?外,但?却是?内敛的?性子,亦从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凡。
他怎么会刻意地大?出风头呢?
这必然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