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历史同人] 她在大宋搞收藏 > 第4章

第4章(1 / 2)

只剩下云初一个,她拒绝坐马车,因为她家就在汴京城郊区。

拎着个小包袱,一瘸一拐擦着泪,那消瘦弱质纤纤的背影,官家和圣人看了都动容,圣人叹了口气。

冯婕妤长舒一口气,阿弥陀佛,终于送走了。

云初缓慢的走出宫门,用帕子整个抹了一把脸,跟变脸似的,抬手看了一眼金灿灿的镯子,阳光下晃的她眼睛都睁不开。

哪里还有半分凄惨之情,一整个阳光明媚、喜笑颜开。

左右看看,再回首,最后看了一眼原主云初生活的地方,小包袱往身后一背,打了更结实的结,一边瘸着,一边加速快走,消失在人烟中。

广阔天地,人生大有可为。深呼吸,每一口都是自由的空气。

她的两株牡丹花已经结了种子,被她播种撒在了黑土地上,七天后,又会成熟。

茉莉、含笑花、素馨花、凤尾兰、栀子花,生长速度比牡丹稍微慢一点,但是长出了花苞。

另外的四棵树苗,又长高了四尺,到目前为止,还是看不出品种。

不过她不着急,先把一切安顿好,赚钱虽然重要,但不能引起怀疑。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走着便远远的望见,两个少年男女,带着两个长相颇相似的孩子,都在伸着脖子望着她。

一连串阿姐,云初仔细打量着他们。

年长的少年,应该就是青木。大一点的妹妹,是苏叶,两个小的,原主进宫的时候,他们才刚刚出生,两个婴儿面貌的记忆,对于云初来说,实在很难辨认出现在的他们。

苏叶腼腆的笑道,“阿姐,我们来接你回家。我扶着你,包袱给我。”

云初很高兴,这几个孩子,长的都很端正,除了瘦了点,面色蜡黄,衣衫单薄破旧,看样子好长时间没洗澡换衣服了。

她摸了摸自己包袱里仅剩下的二十五贯库帖和七百文,其中十五贯还是最后一次发的月俸,“阿姐饿了,想去吃饭,听说御街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很好吃,咱们去尝尝吧。你们跟阿姐说说最近家里的事。”

双方一对账,才知道事情原委。

青木和苏叶边吃边说,云初才知道,原主这么多年每个月的库帖都没到他们手上,而是被小叔一家拿去花了,小叔赌博斗酒,其妻李氏也没有任何进项,只带着两个儿子吃香喝辣。

这四个孩子,刚刚得知阿姐每个月给他们的是十二贯,而不是一贯,气的青木连包子都不想吃了,只想冲回去大打出手。

苏叶大骂无耻,百薇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最小的弟弟竹沥倒是相当沉稳,话很少,惜字如金。

云初摁住了他们,她有办法回去收拾小叔一家,让他们不要有任何异动,装作不知道此事。

路过香饮子铺子,云初给每人买了一竹筒紫苏熟水,五个人边走边逛。

不管哪个时代,肥宅快乐水跟逛街非常般配。

日渐暖,春风吹起,吹的人心里痒痒的。

云初第一次逛汴京城,大宋以一国之力托举的汴京城,着实繁华,车如流水马如龙。

御街往西,是浚仪桥大街,这附近有卖果子的,还有专门卖花卉水果的花果铺席。御街往南,过了州桥便是居民区和商业区,梅花包子铺隔壁依次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店、李四饭店。

路过瓷器铺子,云初特意看了一眼,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碗三十文一只,褐釉瓷瓜楞盖罐也是三十文一只。若是一千万个藏品能够全按照瓷器算,就是要赚三十万贯来买瓷器,才能完成任务。

云初在大相国寺解库取出二十二贯钱,二十二块一两的小银饼。

一块给青木拿去还掉解库的借款,一块给苏叶拿着,给家里添置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成衣铺子,给四个孩子各买了一身新衣裳和两双鞋子,花了五贯多,小娘子的罗襦和襦裙一套一贯,男子的褙子和百迭裙,每件各五百文,草鞋八十文一双,平头鞋两百文一双。

总是要换洗的,一身衣裳不够,但是云初口袋里所剩无几,幸好苏叶和百薇都会做针线活,一匹布可以做两件衣裳,在布店扯了八匹苎麻布,秋香绿、靛青、鸦青、灰青、浅青、牙白色、棕红、水蓝色。蓝色印花的药斑布三匹,大宋平民女子都爱穿药斑布。

虽说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但是还有倒春寒,又买了一百两绵,一两八十文,在夹衣中填充丝绵以保暖的冬衣,价格比裘皮、毛毡便宜,却是底层平民冬季服饰最主要的材料。

这个时候,棉花还没有普遍种植,棉布、棉被是极少数勋贵才用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