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言之有理,那就命人拟定下诏赏宝剑一柄,如何?”
“陛下圣明。”
言尽于此,江正明已然明白皇帝的决定,不多时,抬手接过内侍待拟的圣旨,徐徐退离金碧辉煌的大殿。
辞官文书,怕是只能回拒,而尹星必须留在大理寺,江正明暗自思忖圣心。
从宽广幽深的大殿踏出,江正明望着奉宝剑长匣而来的内侍,回想皇帝先前危机四伏的谈话。
皇帝对尹星的一举一动仿佛了如指掌,那显然应当知道大理寺官员们的轻蔑不满。
可这些时月皇帝对此一言不发,以至于江正明都误判形势,才会递上辞官文书请示。
现在皇帝要让尹星留在大理寺,并且毫不掩饰的奖赏,这其中的意图,绝对不简单。
午后,江正明回到大理寺,视线看着诏书和宝剑,同随侍官员道:“你去尹星住处传达圣令,务必让他回大理寺。”
随侍官员犹豫出声:“大人,四处的那位曾公然驱逐尹星,这问题不解决,往后怎么安置?”
“此事本官会召集大理寺官员,至于柯玉韬,想来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违背圣旨。”
“遵令。”
暮色时分,夕阳西下,汹涌热意渐而退散些许,而国都街道也多了些人出来夜游纳凉。
从马背翻身而下,来到庭院前的随侍官员,探目透过大门向内打量庭院景致,暗想这大抵是章华公主赐的私宅。
寻常官员可住不进国都寸土寸金的内城,哪怕是江大人也不行,因为地价实在太高,不过三品官员一般都会赐宅,但也不会这么大的地界。
“下官来找小尹大人宣读圣上嘉奖诏令。”
“抱歉,小尹大人今日出门,恐怕一时难以找寻。”
一侍女神色自若的应声,俨然对于圣令并无多少威严肃穆。
见此,随侍官员微愣,视线望向还有位年长的管事妇人,眼见这人身侧佩有红蓝交织的飞羽饰品,当即不敢造次。
圣旨,自然不能假手于人要交给正主,可那尹星又不在庭院,这怕是要白来一趟。
而此时的尹星,正在国都坊市的一处摊前,勤勤恳恳执笔给人代写信赚钱。
不过老妇说话有些含糊不轻,带着混杂的口音,尹星听的险些怀疑人生。
尹星好不容易写完书信,眼见老妇拮据的拿出三个铜板,有些不好意思收,便只拿了一个铜板,出声:“今日优惠,您拿信托人去送吧。”
待见老妇感激道谢离开,尹星握着一枚铜板,突然觉得这份新工作也很不错!
毕竟每日都闲在院里,真是很无趣。
很快,又有一位年轻妇人抱着孩子上前,将信封递给尹星,歉意的出声:“劳烦帮忙念下家书。”
尹星抬手接过皱巴巴的信封,粗略一看,只觉吃到惊天大瓜!
“我家那口子在外好些年不回来,突然有音讯,莫非是出事死了不成?”
“嗯,差不多吧。”
尹星望着这份所谓的家书,实则是抛妻弃子出轨的人渣休书,清亮眼眸纠结的看着满面凝重的妇人,只得将竹筒里的铜板倒给她,语重心长的出声:“节哀,重新找个好人家吧。”
“一个妇人带着孩子,哪里能找好人家。”妇人满眼通红的接过铜板,神情哀戚而无助,视线望着眼前白净清秀的年轻人,宛若溺水之人抓住浮木,殷勤出声,“好心人,你瞧着挺年轻,应当没有娶妻成婚吧?”
闻声,尹星吓得心脏骤停,根本不敢有半分迟疑的说:“我成婚了。”
救命,病急也不能乱投医啊,女士!
“真是可惜。”妇人抱着孩童喃喃自语,一步三回头的离开街道。
尹星如临大敌般抬手收拾笔墨纸砚,将用具放进小盒,暗想这个地方不安全,以后换个位置!
夜色朦胧,尹星骑着小乖回到庭院,视线落在多出的马匹,真稀奇,第一次有客人来访。
随侍官员等的饥肠辘辘,赶紧捧着圣旨连忙上前,热切恭贺道:“小尹大人,总算是回来,下官等着给您下达皇帝的嘉奖诏令和御赐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