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发展地令人时刻不安,使身处局势动荡之中的参与者皆觉得时间恰十年如一日地飞快度过。
周岚清将车帘再次掀开一角的时候,记忆中的场景携同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京城风采如旧,百年伫立的巍峨城墙似乎并未因循环往复的权势斗争而改变一丝。
马车并未进城,而是在城外郊野处停下日夜不停的动作。车内的两人重新分别掩上了面纱和面罩,下车后只顾往跟前丛林处前行,按照信中所指,一处坐落于偏辟且无人烟的宅子好似从天而降,赫然出现在眼前。
宅子外有个人守着,远远见着来人,先是表现得警惕,不过后来看清了身形样貌,又连忙迎上来:“两位贵人,我家老爷已在里长候。”
开过一扇扇门,里头的人听到了动静,发出了一阵动静,随后不等引路之人开门的动作,横在跟前的最后一道门就被里头的人率先一步打开,一张雌雄莫辨的脸从中映入了在场人的眼里。
霍云祺挑挑眉,他对刘墨书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他与后宫嫔妃“私会”的事件之中,虽在路上听过周岚清的提及,可到底对这人没能生出多少好看法。
不过也怪不得他,毕竟朝中如今谁人不知刘墨书是皇帝身边的心腹?私下却做起了两头线人,看来也是个难看透的主。
“殿下!”刘墨书几乎是快露出久别重逢的欣慰,只可惜在看见一旁身量高大的男人,又硬生生将嘴角的那一丝弧度压了下来,淡淡地招呼了句:“霍大人。”
原来刘墨书便是周岚清回京后联系的第一位同谋,毕竟城府极深的她,也不知道对方竟在京城之外也设有一处私宅。
至于其之所以会选择与自己合作,其中不乏是她急于脱离周治的掌控,或许也有一丝私情,不过那些都不必过多考量。
三人就事细聊一番,将其做的事情都一一说明,而后刘墨书便匆匆离别,如今她并不能在周治的眼皮子之外消失过久,必须回到京城的主府中接受其安插暗线的监视。
人一走,霍云祺在周岚清身上磨蹭许久,也不得不离开,只因他在这场即将上演的大变革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此一来,偌大的院中唯剩周岚清与守门人。
按理说人才刚至京城,距离走大路预期的日子尚有些距离,可周岚清却不敢停下手中的动作,毕竟她也不敢保证周治不会发现马车在半路上已然掉包。
夜色高升,原本静悄悄的院落之中响起了阵阵突兀的声音,守门人本以为是两位外出的贵人其中之一回来了,不想迎面走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的人,是个看上去上了点年纪的男人。
他刚想阻拦,但对方又快步上前,灯火立即照亮了对方的脸庞,露出一张全京城有些家底都认识的人。
屋内烛火摇曳,房门被颇具礼数地敲响数声之后缓缓开启,那张与实际年岁并不相符的脸呈现在女子的面前。
只见他依旧保持着在上位者之前卑躬屈膝的态度,几乎是将腰弯进了地底下,蹒跚着朝前推进,最终到了自己预想好的位置,跪倒在地,把头埋在地面,仓皇地说出心中默念了无数次的开场白:
“小人魏源,拜见永乐公主殿下。”
紧接着,他立马感应到有一束锐利的目光定格在自己身上,气氛之压抑,令人不由满身生寒,即便是久伴帝王身边的魏源,也不得不严阵以待。
“许久未见了,魏大人。”
声音冷冷清清,不似从前那尤带着几分稚嫩的亲切,之后又传来些许话语,魏源得令抬起身子骨,随后在周岚清的注视下规矩坐好。
“殿下,请原谅小人,小人一直受传言所蒙骗,以为殿下已...想起殿下匡扶的大业,只能尽己所能…”
恍惚间,周岚清仿佛想起初见对面人的模样,虽入世故,却仍有一身傲骨;虽深处泥潭,却仍心怀百姓。
烛光一闪,眼中男人的脸上已然布满郁郁不得志所残留下来的沟壑,她记得魏源不过四十左右,可现在看来,却能称上不惑之年。
“魏大人,”周岚清忽然有些心烦意乱,大抵是在惋惜这个已然抛弃初心的长辈:“你现在本是权倾朝野的能臣,又何必趟这浑水?”
魏源被她眼中的那抹情感烫伤,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罕见地抖动了几下,不过很快就被强制性地平复下来。
“娇妻美妾,财宝金银,崇高的地位,这皆是我的欲望;可为国家社稷,为黎明百姓,这亦是我的志向,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冲突。”
他说得赤裸,也真诚:“如今我已在朝中得到了欲望,确认为不过尔尔;如今有一个能够实现志向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想抓住它。”
每个人在在决定走向极恶或者极善的道路上,往往会经过一段灰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