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权归 > 第95章

第95章(2 / 2)

几人相互问候了几句话,转瞬就到了约定的时间。将秋竹留给妙姑,周岚清便独自一人往顶楼上去了。

入内而视,谢书礼已然端坐在其中,与上回不同的是,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居然带着几分慈爱。周岚清关好房门,拉开椅子坐在他的面前,喊了声老师。

谢书礼看着面前的少女,只觉得她与一位故人太过相似,两人虽样貌接人不同,可性子太过重合,以至于他总是有些许恍惚。

而他听到这个称呼,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从思绪中脱身,先是应了一声,随后问了几句周岚清路途的情况,确定还算顺利之后才开口道:“今日与你会面,纵有欲言万语,但时不我待,仅可先述一事。你所托检举徐俞初之证,我已率先公诸于世,如今他已身陷囹圄,受法之制裁矣。”

两人本来约定的是到最后周靖登

位之后再清算,但形势总是赶不上计划,周岚清也深知谢书礼是为了救自己,感激道:“老师大义,为天下人所认同。”

谢书礼并没有接茬,说的话正是转了好几个弯,最后终于说出了目的:“而后一事,却是我想拜托的私事。”

周岚清敏锐的感觉到此事的不简单,但看着面前是自己向来敬重的恩师,还是说道:“若我能为老师办得到的,还请您尽管开口。”

谢书礼的咽下纠结的客套,直言道:“如今你也知晓我与敬妃和殿下的事情了...”周岚清听到这里,心中一个咯噔,但是还是屏息凝神,静待话音:“敬妃之死,与陈贵妃有关。”

仅一言,使得周岚清有些惊愕,可她深知此事不宜再次摄入,便想要准备说辞,可谢书礼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我今生,仅剩的唯一一个心结,便是此事。”

“而此事亦是陛下的一个心结。”听到这句话,周岚清瞬时间想到在太虚殿之中的时光,皇帝的状况也正如他所言。

室内静悄悄,周岚清到底还是有些拿不住主意,谢书礼理解她的难处,可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已然无形中将周岚清拉下了水。见其她一直没有表明态度,也只是说了几句,便起身告别了。

而周岚清静静地坐在原处,眼睛望着面前的花瓶,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79章意外发现

时值春日,万物复苏。古城之内,刘府大门敞开,张灯结彩,场面热闹非凡,无半点张扬之气,却尽显极致奢华。宾客们皆着华服,其中多是与其交好的文人好友,亦有朝中显赫一时的肱股之臣,在这份低调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和谐。

刘墨书在府门之前迎接前来赴宴的来宾,他挂着笑意,连带着脸上都红润了些许,虽与一旁的新郎官李湘正一并站着,表面和谐,但若是仔细观察,却隐隐能够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距离感。

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抵达现场的不是别人,正是周治。

与旁人无异,周治面上同样带着温和的笑容,但面对其眼里有些别样探究的刘墨书便显得有些僵硬,心虚地奉承了几句。

周治依旧是笑着说着恭喜的话,临进门是还明目张胆地打量了一番李湘正。但后者好似感受不到,游刃有余地招呼着所有人。

后便是周澈的马车停在府门之前,在众人的目光之下,他从容地走到主人家之前,率先自降身份向刘墨书问候:“近日府中事务繁忙,来得有些迟了,还请墨书勿怪。”

朝中大臣们常因为政见不同而在大殿中相互对峙,更有甚者需旁人阻拦才不至于大打出手,可奇妙的是,下了班有可能因为相同的志趣而成为挚友。

此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而周澈与刘墨书两人皆是醉心文章之徒,虽隶属于不同阵营,却也有些私交。

刘墨书自知周澈的厉害,也只能皮笑肉不笑道:“殿下言重了,今日您能赏脸已是小妹的荣幸。”

那日刘墨书在收到周澈的书信之时,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回绝,只是没想到李湘正闻讯而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自请入赘,再加上刘墨玉绝食相逼,最后就连老太太都上前来做主,这才使得刘墨书松了口。

不知是否刘墨书心中还对周澈教唆门生拐走亲妹妹的事情怀恨在心,待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而后者却没完了似的,往李湘正旁边一站,两人竟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话来。

刘墨书见此情景有些无语,只道:“殿下,路途劳累,府中已为您备好雅座,不妨入内先休息?”

不料周澈以一副大度的姿态道:“不必,本王就在此等候太子与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