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权归 > 第16章

第16章(1 / 2)

听闻两人皆面露怜惜,周澈更是脱口而出道:“若不是陈贵妃...”

可刚出口便被周岚清制止,她已然用余光看见了周殊的神色,这就够了。

一旁的周梁清却暗道不好,其本意是让两位对周殊产生恻隐之心,不想却反让周殊窥见了从前不堪的隐角。虽然面上没有显露,心底却一时间有些懊恼。

但周岚清并不在意这些旁的,抛去其他,这位六妹妹倒是很得她的喜爱,便叫来桃春,让她领着翠碧去内务府里领些物资。

不仅如此,她还问道:“六妹和八弟也是到了上学的年纪了,我去同父皇说说,早些安排下来才是,免得误了时机。”

听言二人皆是大喜,感谢了周岚清一番,连带着周梁清方才了那一抹芥蒂随之被扫的无影无踪。

道别之后,周岚清还心有不舍道:“从前不知道,我竟还有这般漂亮的妹妹。”

周澈不经笑道:“阿姊若是喜欢,常派人来请便是。”

“那是自然,我来请,岂有不来的道理?”周岚清笑了笑,好似又想起什么:“倒是她那放在身边的孩子,多加引导一番,说不准日后还用的上手。”

对于这两个弟弟妹妹,二人也只是提了几句,随后就如沿途微风拂过,被旁的事情掺合着消散了。

当晚,周梁清与周殊便收到去书院学习的旨意,围着这件事说了足有大半个时辰,直至桌上的饭菜渗透进了凉意,周梁清才不得不止住话题:“下回见着三皇姐,定当要好好言谢,知道了么。”

说到这里,周梁清不由得心中暗自喟叹:皇庭之内,世态炎凉,何其残酷。周殊费劲千辛万苦想要上的学堂,竟不过周岚清一言之间。

而周殊此时正沉寂在喜悦之中,拿起碗筷就往嘴里送饭,只觉得世间佳肴便是如此。

由此观之,受重之人犹若云梯直上,顷刻间便可傲视群峰;而无名之辈却只能碌碌终生,甚至是步步维艰,如临深渊。

然而时势推人往前走,就如即将降临的风雨,猝不及防就会泼洒而下。

第13章风雨欲来

边疆告捷,国事便开始有短暂安定下来的征兆,后宫之中也因此多了诸多福利,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

唯一不同之处,只能是仁明宫内的景象。陈贵妃愈加思索,心里头愈生不甘:

先是险些被诬陷刺杀皇子,后又有皇后膝下的大皇子也在边疆立了大功,近来更是听说了皇上大多都是在皇后宫里留宿,这使得她两弯秀眉不经皱起:看来不做些什么,当真是要被当成软柿子任人拿捏了!

贴身大宫女春然斟酌一番,秉着提起别的事情,以此来引开贵妃心烦的情绪,轻声开口道:“娘娘,奴婢们在侧殿里头找到了些二殿下从前的玩物,您看怎么处理呢?”

不想榻上人却好似全然没有听到自己所说的话,立即坐起了身子。

春然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连忙更加恭敬的弯下腰,却听见主子的旨意:“春然,你且来。”

后者这才向前,看清主子一扫面上的阴霾之后,心中还来不及松口气,又因对方在她的耳边低声言语了几句,令她不得不匆匆下去办事了。

书院内。

周殊年岁虽幼于诸兄弟姐妹,但是自入书院以来,勤勉好学,刻苦自励,逐渐成为众学子的楷模。每至授课之时,遇到夫子发难,诸生或蹙眉凝思,或茫然无措,唯周殊应答如流,时而见解

独到。

民间的教书先生尚能慧眼识珠,偏爱此类勤勉且聪慧之学子,更何况皇宫之内授业解惑的少傅呢?

见周殊如此用心向学,不由得心甚慰之,有意栽培,关爱有加。周殊感念师恩,因此愈发勤奋,时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这使得周云清愈发看不惯周殊,只因其本以为来了是个目不识字的白丁,好为她分些不学无术的责备,不料竟被作为正反面的对比,却又迫于那日周岚清的有意维护,她倒也不敢说些什么。

反观周梁清,说是三两年前也是来上过书院的。但从近来的表现来看,虽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但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总是安静的听着教诲,又安静的看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