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荒城之月 > 第134章

第134章(2 / 2)

此次来台湾,罗伊已到上小学年龄,不能再随他们满世界跑。孙牧的葬礼结束后,便安排大雪去了休斯顿,与小雪住在一起,姐妹俩互相照应,陪伴罗伊读书。秦岭本想跟随,萧镶月不愿他耽误学业,坚持不要他陪同。身边没个贴心得力的人照料,每天又是各种宴请聚会,骆孤云就更紧张些,生怕他吃到不合适的东西。好在经过几个月的悉心调养,萧镶月瘦下去的肉又长回来了,状态恢复得非常好。

那天经国的话引起了骆孤云的警觉。后来与易水分析,怕他返台之举被别有用心之人解读,当然不会真的住到士林官邸,与委员长和夫人刻意保持着距离。每日携萧镶月或同老友相聚,或去眷村慰问看望旧部和家属们。

每到一地,军士和家眷们见着总司令,常常是激动得痛哭流涕,追着问咱们什么时候才可以重返大陆?骆孤云无言以对......时代洪流的裹挟实非他个人所能左右,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却不可推卸......他将满怀的愧疚化作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岛内缺电,摩恩财团便请了法国的核电专家,准备建造核电站,又拨款修建道路、澡堂、校舍、医院、食堂、托儿所......

萧镶月深知他的心思,竭尽所能地想要帮他慰藉这些身在异乡的游子。军士和家属们大多是他的粉丝,但都不把他看作高高在上伟大的音乐家,只当他是自己人。萧镶月不再在舞台上演出,却在眷村的坝子里,与大家齐声高唱一首首熟悉的歌曲。音乐最能慰藉人的心灵。从台北、台中、花莲、高雄......一路走走停停,到后来竟演变成了露天的万人音乐会。

那场面感天动地,游子们唱着思乡的曲,流着想家的泪,漂泊无依的感情仿佛得到极大宣泄......随行的副官们都调侃,还是镶月先生厉害!总司令的金钱物质在他的精神食量面前,竟显得无足轻重了......

眷村条件艰苦,骆孤云专门订购了几辆房车空运到台湾,实在不能住宿的时候,就在房车上歇息。有时候俩人会骑着单车,穿梭在眷村的巷子里,或沿着长长的海岸线骑行,足迹踏遍岛内。

转眼半年已过。

五十岁生日这天,萧镶月把瑞士皇家音乐学院的交响乐队请来了台湾,在台北郊外最大的眷村露天演出,观看者愈数万人。度过了一个他觉得最有

纪念意义的生日。

演出结束,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挤出人群,来到萧镶月面前,拿着一张他的音乐专辑,怯生生地想请他签名。副官介绍:“这是邓士官的女儿丽君,特别喜欢唱歌,是我们这里的小白灵鸟。”女孩鼓起勇气:“我......我特别喜欢先生的音乐,只是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先生......”

萧镶月柔和地笑着:“小妹妹请讲。请教谈不上,我们共同探讨。”女孩道:“先生认为严肃的古典音乐和通俗流行音乐有无高下之分?哪一种音乐更有价值?”

萧镶月认真回道:“我早期谱写了一些通俗流行音乐,到国外后,又创作了很多严肃的音乐作品。我认为它们如同音乐世界的不同语言,一个带你穿越时空感受艺术的厚重,一个陪你分享当下的喜怒哀乐,共同谱写人类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我认为音乐没有高下之分,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以平等的姿态珍视与欣赏。”

女孩欣喜地道:“丽君明白了!先生!谢谢您......”

在台湾大半年,萧镶月结交了好多三教九流的朋友。学会了烤凤梨酥,做香肠,跟着匠人制作工序繁复的乌鱼籽......岛内民风淳朴,安全绝对没有问题,骆孤云也由着他。一天,跑去甘蔗地里帮人砍甘蔗,结果毛乎乎的甘蔗叶引起过敏,手臂、脖子上起了好多红疹。用孙牧留下的方子泡了好多天药浴,红疹才慢慢消褪。骆孤云很是心疼,见他又要去采茶叶,摘莲雾,便不许他再去。携着他回到台北圆山饭店别院休憩。

在圆山饭店也没闲着,每天都有各色人等来寻萧镶月。或要签名留影,或写了首歌想请他修改,或就是纯粹想来看看他......

这天骆孤云与法国核专家会谈结束回到房间,萧镶月眼睛滴溜溜地跟着他转。骆孤云好笑:“月儿又想让哥哥做什么?”

萧镶月凑过来,搂着他的脖子:“那个司号手崔金宝,到台湾后生了五个子女,生活困苦,想在眷村开个铺子,又不知道卖啥,今天下午来找我帮他出出主意......月儿想着哥哥不是有一手做虾肉馄饨的好手艺吗?就教教他,开一个早餐铺,卖‘将军馄饨’,给他们一家谋个生计......”

骆孤云道:“这有何难?待我教会他,等铺子开起来,便亲自去给他站台......”

只有几平米的简陋木屋上方,悬挂着骆孤云亲笔手书的“将军馄饨”招牌,食客在门口排起长队,来晚了根本吃不着......多年以后,金宝的“将军馄饨”早餐铺,已是著名的老字号,成了到台湾必吃的经典小吃。

这日俩人稍有闲暇。易水和他们商量,他已年过六十,不想再折腾了。大嫂刘瑞芳陪伴多年,应该给她个名分,想趁他们在台湾,把婚礼办了。骆孤云喜道:“好啊!大哥终于肯安定下来了!咱们便把世界各地的亲友都接来台北,好好操办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