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荒城之月 > 第78章

第78章(2 / 2)

车队行进缓慢,几次都被游行的队伍阻停。经过大世界百货门口,上百名学生拉着“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白底黑字的横幅,领头的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女子,振臂高呼:“保卫国土!抗战到底!”人群跟随呼喊口号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坐在副驾上的易寒蹙眉道:“小欣怎么把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带到大街上了?”萧镶月道:“我瞧这女子有些面熟......仿佛在哪里见过?”又见女子旁边站着一个小孩,惊讶道:“咦?那不是东东吗?”骆孤云道:“月儿不记得了?吴市长

的女儿吴小欣,你的铁杆迷妹,如今做了天年音乐学院的副院长。”

萧镶月出国留学后,吴小欣作为月迷会的会长,三天两头想从骆孤云这里打探消息,无奈骆孤云不太搭理她。张见梅来到上海后,吴小欣便经常找她套近乎,打探萧镶月的情况。一来二去,两个女孩子就成了莫逆之交。

见梅筹建天年音乐学院,吴小欣听说是萧镶月出资的,便来了兴趣,发动月迷会的成员捐钱出力。小欣虽只是金陵女子中学毕业,但精明能干,善于交际。利用父亲的关系,网罗了一大批有才华的音乐人来校任教。见梅见她为学校的事情尽心竭力,便正式聘她做了分管行政的副院长。有小欣在,将学校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见梅回荣新老家待产,也很放心。

音乐学院聘了著名音乐家李博先生担任院长。萧镶月和卢汉坤任名誉院长。开设作曲、指挥、民乐、声乐等专业。招收十六岁以上,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东东来到上海后,成天嚷着要学吹笛,见梅就专门请了个老师教他。谁知东东很有音乐天赋,才学了两年,已小有成就,能独自登台表演。通过特招,十一岁的东东成了音乐学院最小的学生。见梅即将生产,临走前便将东东托付给了小欣照料。

骆孤云看着兵荒马乱的街道,蹙眉道:“一旦北平陷落,日军延京沪铁路,可长驱直入,上海也岌岌可危。”

易寒道:“我亦是有此担忧。我们在郊外的制药厂、机械制造厂、纺织厂、造纸厂、发电厂,共二十余家企业,恐怕得早做打算,尽快内迁。”

骆孤云道:“我离开南京之前,已与委员长达成一致,将主要兵力调至汉昌,利用长江天险,严防死守,争取把敌军困于华中一带。因此汉昌、安阳、锦城应该都相对安全。”

易水边驾车边道:“汉昌水陆交通发达,又有张庭运市长全力协助,重型工厂可迁至此。安阳是我们的大本营,民用的企业搬到安阳较合适。锦城地势平坦,适合建立空军基地......”

萧镶月犹豫道:“那音乐学院的几百名师生怎么办呢?”骆孤云道:“见梅回去前,我已交待她顺便考察校址。前几日来电说女子师范学院旁还空着一些校舍,另有几间仓库,可腾出来做办公之用......”

萧镶月惊喜:“原来云哥哥早有打算,月儿是白担忧了!”又纳闷道:“云哥哥怎会未卜先知?”骆孤云道:“哥哥倒不料日军动手如此之快!只是既知开战不可避免,月儿创办的学校,若是毁于战火,不知该有多难过......当然得未雨绸缪......”

易寒道:“上海的公馆在法租界,料日本人不敢进犯。我便留下继续打理生意,随时探听消息。大哥和三弟带着其余人等尽快撤离。”

“大哥即刻回安阳整训军队,带兵东进。上海至汉昌的铁路已通,二哥这段时间抓紧转移人员物资。三弟还要滞留几日,拜会几位中央军驻上海的将领,待事情结束,就前往汉昌汇合。”骆孤云迅速部署。

一九三七年隆冬。

战况急转直下。八月,日军进攻上海,十一月,上海沦陷。幸亏骆孤云这边早有准备,撤离得及时,物资和人员损失都不大。

忙活了几个月,内迁的工厂已基本安置好。大部队驻扎在汉昌,骆孤云与易水指挥官兵,夜以继日地修筑防御工事,排兵布阵。至年底,才初步有了个模样。

天年音乐学院迁至汉昌女子师范学院旁,幸亏见梅和小欣都是能干的女子,很快就把几百名师生安顿好,九月份就恢复了教学。

萧镶月本想亲自上课,教授作曲。但骆孤云常去郊外的军事基地视察,一去便是两三日,俩人一刻也舍不得分离,他也跟着蹲战壕,爬炮楼,在军营里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时间不能保证,亲自上课的想法只能作罢。只一有空便往学校跑,教学生演唱自己新作的抗战歌曲,与同学们交流音乐心得,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