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老脸一红,赶忙借着喝茶掩饰。
爱德华听了,再次掩面嘤嘤哭泣:“呜呜呜……”
母亲简妮不赞同女儿的辛辣的幽默,嗔了一眼,“贝拉,你爸爸已经够伤心了。”
唯独奥黛丽噗嗤笑出声,悄悄捏了捏姐姐的手,伊莎贝尔回以微笑,替妹妹擦干眼泪。
不过,玩笑归玩笑,大家却知道伊莎贝尔说的话一向没有大错。
诺曼家族现在一贫如洗,就是因为爱德华禁不起安娜的劝说,投资了埃尔美联邦的铁路贸易。
当时安娜声称自己的丈夫——一位靠着嘴皮子娶到乡绅幺女的商人有可靠的投资路径,于是撺掇着姐姐姐夫一家共同发财。彼时,诺曼家只剩最后那点留给女儿的嫁妆。向来懦弱的男爵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搏一搏,赚回以往经营不善亏空的钱,结果赔得精光不说,还欠下巨款。安娜那个不靠谱的丈夫,在得知血本无归后卷了家产逃跑,至今没有踪迹。
安娜作为始作俑者,听到旧事重提,当然惭愧。然而一家子糯米团里,没人愿意责怪她,除了狠心的伊莎贝尔。
其实伊莎贝尔很少插手诺曼家族的一切事务,大多任由其发展。其一是因为,对她而言,这只是一本书。其二是因为,她穿越之前没仔细看,连主角是谁都不知道,只记得小说梗概。
过腻了上辈子的精英人生,躺平感受十九世纪西方日常挺好的。
不过,伊莎贝尔也不确定究竟是不是十九世纪。
小说是架空背景,锡兰公国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这里的风土人情类似英国,但历史背景又类似德法。譬如帝国上层还存在选帝侯制度,国与国之间时常有战争。身为破落贵族的女儿,伊莎贝尔能接触的场合有限,只能凭借社会风貌判断,现在相当于十九世纪。
如果可以不参与剧情,伊莎贝尔愿意这么悠闲一辈子。诺曼家虽然不富裕,家人却不错,爸爸妈妈妹妹,三个傻白甜,加起来凑不出一个心眼。偶尔有安娜这样的愚蠢姨妈给生活添点乱子。
然而,公爵府婚讯的到来,正式提醒了伊莎贝尔,剧情开始了。
她记得,原书梗概是:两个姐妹因为婚姻天各一方,各自陷入悲惨命运。单纯的妹妹接到女王赐婚,嫁入斯宾塞公爵府。她在外被各种反派刁难,在内被公爵厌弃,最终成为公爵府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冻死在某个雪夜。
聪慧的姐姐会因为债务嫁给暴发户,成为装点门面的花瓶。野心勃勃的资本家厌恶她的高傲,等榨干她的利用价值,弃之如敝履。清高的姐姐郁郁寡欢,抵挡不住病魔的侵袭,也于同一个夜晚病逝。
临死前,两姐妹不约而同唱起故事开头的摇篮曲,那是母亲从小在她们耳边唱的歌。远在家乡的父母并没有沾到女婿们的荣光,甚至因为反派们的针对,生活得越发窘迫。收到两个女儿的死讯,爱女如命的夫妻俩彻底绝望,自尽于家中。
结尾就是例行升华,说这本书反映了落后的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造就时代悲剧等等。
当时她没认真看,穿来以后,身边因为婚姻造就悲剧的姐妹俩多不胜数,伊莎贝尔以为自己只是平平无奇的路人甲。
现在回想,原来她穿越成主角之一,的确快要直面悲剧了。
斯宾塞公爵的婚讯已经到来,暴发户还会远吗?
第2章
愁云笼罩着诺曼庄园,无论多么烦恼,饭还是要吃,觉还是要睡的。正如当下的贵族们,不管内里隐藏多少惊涛骇浪,从外表看,依然要维持风光和体面。餐桌上的红酒牛肉一样都不能少。
吃过晚饭,奥黛丽邀请姐姐在房间里散步。
偌大的城堡依旧如上世纪那般华美,只是旋转楼梯和房梁上的斑驳增添了岁月的痕迹。这座饱受美誉的庄园,曾经是许多游客的向往之地,也时常令诺曼家族感到无上光荣。
此刻的奥黛丽却没有欣赏的心情,她挽着姐姐的手臂,心不在焉,水蓝色的眼睛黯淡无光,连金色的卷毛都耷拉着。
“亲爱的奥蒂,如果你是因为今天的噩耗感到沮丧,那我劝你不必如此。”伊莎贝尔拨了拨妹妹的小卷毛,触感柔软,像她前世养的金渐层小胖咪。
奥黛丽强行挤出一抹笑,“抱歉,贝拉,我的不开心也感染到了你。希望你不要费心想好听的话来安慰我,我们都明白,谁也不能违抗女王的赐婚。”
伊莎贝尔挑眉,盯着她的大眼睛看了一会儿,“不,我没想安慰你。”
奥黛丽眼里闪烁着疑惑:“?”
“我只是想说,一个噩耗后面必然还有另一个噩耗,别急着发愁。”伊莎贝尔平静说道。
奥黛丽扯开嘴角:“……真棒的安慰。”
“不客气。”伊莎贝尔依然端方地踱步。
沉默片刻,两姐妹一齐笑出声。
奥黛丽擦了擦笑出的眼泪,“亲爱的贝拉,你总是知道怎么逗我开心。”
客厅点燃着烛火,奥黛丽看向伊莎贝尔,蓝眼睛望着蓝眼睛。
不同的是,姐姐的眼睛像海洋般深邃,而妹妹总是笑着,似阳光下璀璨的蓝宝石。
从小到大,姐妹俩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性格迥异,却又相辅相成。
奥黛丽时常觉得,伊莎贝尔是游离于众人之外的,她聪慧博学,敏锐智慧,却从不向外人炫耀。只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奥黛丽,能窥探出深海的一角——当然,也不是什么好情形。
小时候,伊莎贝尔是个无师自通的天才女孩,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庭院里晒太阳看书。奥黛丽则相反,是个彻头彻尾的小笨蛋,怎么也学不会家庭教师留下的手工作业。连一向温柔的母亲在辅导完后都开始头痛。无奈之下,只能把这个重担抛给伊莎贝尔。
如果以为伊莎贝尔是什么温柔靠谱的大姐姐,那可就大错特错。时年十岁的贝拉姐姐自此有了“专属小家仆”——五岁的小奥蒂。
小跟屁虫的日常是:每天六点醒来,跑到姐姐房间等她睡上三小时懒觉,再送上有点晚的早安吻;帮姐姐端早餐,时常碰倒牛奶但依然坚持不懈;姐姐晒太阳看书的时候,她就乖巧地在一旁拼积木,用泥巴盖房子,并随时等候召唤,帮姐姐端茶倒水。有时候不小心玩累了,睡倒在草坪上,醒来时发现躺在姐姐身边。虽然姐姐脸上充满对脏孩子的嫌弃,却会用手中的书帮她遮阳。每当这个时候,小奥蒂就会忘记所有不开心,第二天依旧待命。
至于家庭作业,奥黛丽完全忘记这回事,反正老师检查的时候,姐姐都会帮她糊弄过去。母亲问起,伊莎贝尔则漫不经心回答:“小奥黛丽女士显然不是学习音乐和烹饪的专家,我看她在泥巴盖房子方面倒有天分。”
母亲简妮忧心忡忡:“如果贵族女孩不掌握几门才艺,将来会被指责没有教养。”
“那好极了,你已经有一个注定没教养的女儿,应该不介意多一个。”十岁的伊莎贝尔眼也不眨地调侃妈妈,“至少我会竭尽全力培养奥黛丽女士玩泥巴的才能,让她拥有快乐的童年。”
简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