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91章(1 / 2)

容鸢低头评估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羊绒大衣,和脑海里这种雪亮的天气相关的记忆做了对比,确认外套厚度完全能抵挡这种程度的小雪,便也不打算躲一下雪,继续顶着雪花朝前走去。

她的目的地,是她的旧识和心理医生linda推荐给她的一家社区咖啡馆。

容鸢本没有打算再见到linda医生,尽管linda医生聪慧豁达,在她重新踏进诊室的瞬间,便露出温和的笑容,很自然地接纳了站在熟悉的诊室门口,局促不安地捏紧衣角,无法迈开步子的她。

她兜兜转转,徒劳挣扎了三年多的时间,还是退回了起点,但这点退步在linda医生看来,并没有严重到值得批判。

linda医生的诊室还是和过去一样,相对着摆放着两张舒适的小沙发,通常她与患者就这样各坐一边,面对面进行诊疗。

她给了容鸢一杯热的花草茶,和她办公室里的扩散器散发出的淡淡香味一样,是薰衣草味的。

她很自然地引导容鸢聊聊这几年的生活,在容鸢的讲述停顿时,适时地表达自己对中国的好奇与好感,并提示容鸢可以说下去。

linda耐心鼓励她在讲述经历之外,勇敢说出这次复发的诱因,和那之后在她身上发生的,让她困扰到足以鼓起勇气再度就医的症状,包括容鸢在睡眠、食欲方面的各种障碍。

问诊和评估结束后,linda提出了药物治疗的建议,容鸢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她第一次当linda的病人时,因为刚离开实验室,内心总挣扎于会不会回去继续学术的道路,曾经拒绝过药物。那时候的linda也是耐心向她解释药物的副作用,跟她列举不服药任其发展和药物的副作用,哪一种对脑部的损伤更严重。结果当然毫无疑问是前者。

事实证明,加入适量药物辅助的治疗是有效果的,容鸢很难形容那种感觉。她肯定不喜欢,可比起失控,服药后的状态更容易接受些。

有了之前的经验,容鸢再次接受了药物治疗。

成果自然是显著的,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linda就把帮助她改善睡眠的安眠药停了,仅留下针对病情本身的药物,种类简单,量也不大,她只需要一早服用一次即可。

到这时linda才跟她坦言,人类面对创伤,和面对其他情绪疾病无异,就是容易像如此原地踏步。与过往创伤和解是一个终身课题,它不会是单一的、单段的平稳病程,有很大机会,它是反复的、缺乏特定规律和频率的。容鸢的毫无进展,只是她自己的错觉,她实际上靠着自身的努力,在时间上拉开了接近四年的距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容鸢在中国所处的环境和身边朋友们对她的帮助都是有益的。

linda的建议下,第6周开始她们降低了复诊频率,改为两周一次,辅助药物的综合评估则暂定一月一次。

linda同时还建议她可以适当出门,挑选每天人流量小的时间,在家附近散散步。

linda还结合容鸢这些年在国内的经历,给她的散步路线“布置功课”,让她每周挑一天,去一次附近的小餐馆或者咖啡馆。

饮食店的选择上,暂时是由linda为她做决定,会趁每次面诊结束时推荐给她,并告知她店里一定不能错过的招牌产品;没有安排复诊的那周,这些信息则通过诊所的邮箱发邮件给她————联系都是单向的。

和容鸢一样,linda少年起的大部分时光也是在这一带度过的,虽然中间曾因婚姻远离,离婚后还是回到了这里与人合作经营心理治疗诊所,是以linda对这一带的精品小店如数家珍,也很了解,在这里出门,会比她们想象中都要困难一点。

容鸢出门散步,很容易遇到以前的同学,他们有的人还在实验室,有的人回到了母校任教职,还有一些人则选择了别的工作,只是时不时回来探访旧友。容鸢最常遇到的,还是过去的导师。

遇到她的博导是最艰难的,还好对方也对她的境况略知一二,很体贴地没有拉她多谈,总是打个招呼就匆忙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