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1992 矿场家属院 > 第22章

第22章(1 / 2)

而后他同其他人一起,手忙脚乱地安抚着被吓哭的孩子们。

等孩子们都冷静下来后,陶振将视线重新投向电视屏幕,准备换回体育频道。

“刚才的比赛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换回去看看谁赢了……”他话还没说完,就突然卡了壳,如同被雷击中,身体瞬间僵直,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电视屏幕。

上一段戏已经唱完了,此刻是一个身段窈窕玲珑、妆容精致、水袖轻扬如流云般的青衣,正踩着密集的锣鼓点,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顾盼生辉。

姜禾顺着望过去,在看清屏幕的瞬间,手下意识地抓紧了陶振的胳膊,指尖掐得他生疼。

“那……那……那个人是……”姜禾的声音都变了调。

“陶、陶华?!”陶振艰难地吐出妹妹的名字,声音干涩。

虽然浓墨重彩的戏妆覆盖了大半张脸,但那熟悉的眉眼轮廓,那顾盼间的神韵,尤其是那开腔时独特清亮的嗓音……不是陶华还能是谁?!

客厅陷入一片诡异的死寂。

孩子们疑惑地望向大人,不懂他们怎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电视机里那穿透力极强的唱腔,此刻像针一样扎在陶振和姜禾的神经上。

所有人都懵了。

陶华?她不是找了份工作,留在了北城当起了律师么?

怎么……怎么一转眼,跑到《梨园春》的舞台上唱戏去了?!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面无人色的陶振和姜禾身上。

陶振只觉得一股刺骨的凉气从脚底板“嗖”地窜起,瞬间席卷全身,头皮阵阵发麻,大夏天的,后背却被冷汗浸透了。

他和姜禾对视一眼,彼此眼中只剩下巨大的恐惧:绝对!绝对不能让爸妈知道!

第29章

陶冠泽老爷子是出了名的老派,对子女的期望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戏子”行当有着根深蒂固的轻视。

陈逸凝虽然开明些,但也一直为女儿能当律师而倍感欣慰和骄傲,逢人便夸女儿有出息。

这要是让他们知道引以为傲的小女儿“不务正业”地跑去唱戏,还上了电视……那后果,陶振简直不敢想……

王兰问:“陶叔和陈姨呢?”

堪称“包打听”的单言时刻掌握着胡同里所有人的动向,她言简意赅:“陈姨在院子里跟舒姨学钩针呢,我爸和陶叔去社区活动室下棋了,没个把小时回不来。”

“还好还好,他们目前应该还不知道……”众人紧绷的神经稍微松了一些。

陶振狠狠按下电源键,关掉电视,抹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心有余悸地看着同样脸色发白的姜禾,又环视了一圈同样很是担忧的邻居们,恳求道:“各位,帮帮忙,这事儿千万千万捂住了。”

众人纷纷点头:“绝对守口如瓶。”

这个原本悠闲的午后,因为一个意外的频道和一张熟悉的脸,骤然变得紧张刺激起来。

陶华小心翼翼守护的秘密,和陶家二老的平静生活,悬于一线。

当天晚饭后,碗碟刚刚撤下,空气中还残留着红烧肉的香气。

陶冠泽习惯性地起身,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向堂屋那台陶振中奖后买来的新彩电。

他有每日看新闻联播的习惯,这个点儿正正好,快要开始了。

“爸!”陶振一个箭步上前,身体微妙地挡在电视机前,脸上堆起略显僵硬的笑,“那个……今儿别看了吧?您看看欣迎和乐迎。”

他指了指在绒毯上的双胞胎:“她俩困了,开电视影响她们睡觉。”

陈逸凝狐疑地看了看两个小孙女:陶乐迎正“啊啊”叫着,试图把布娃娃塞姐姐嘴里,陶欣迎则皱着眉,努力推开妹妹的手——哪有一丁点儿困意?

姜禾干咳了一声,解释道:“姐妹俩今天精神头太好了,电视一开,该更兴奋了,一会儿哄睡怕是难……”

陶冠泽挑眉:“你把她们抱回你们屋睡去吧,我声音就开一格。”

“不行不行。”陶振头摇得像拨浪鼓,“她们精着呢!知道爷爷奶奶在外头,肯定闹着要出来,哄都哄不住。”

陶冠泽皱了皱眉,觉得儿子今天格外啰嗦:“那我回屋看。”

屋里那台是之前的旧电视,陶冠泽不舍得扔,这不,就派上了用场了。

他说着就要往自己卧室走。

“别!”陶振的声音都急得拔高了半度,引得姜禾紧张地捏了捏他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