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他的甜橙糖 > 聂娇娇的路

聂娇娇的路(1 / 1)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又带着刀刃出鞘般的锐利。镜中的女孩,唇红齿白,眉眼依旧精致,却有什么东西从深处彻底改变了。

“聂娇娇,”她唤着自己的名字,像在提醒一个过去的、略显天真的幻影,“光是漂亮,会撒娇讨巧,远远不够。”窗外月光流淌进来,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线条,可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近乎冷酷的光泽。“要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才行。”她微微扬起下巴,像是许下一个郑重其事的誓言,“要像最珍贵的宝石,不仅耀眼,还要坚硬到无人能轻易舍弃。”

她没有丝毫犹豫,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的动作干脆利落。当最后一枚蒂芙尼手镯在二手网站成交的那一刻,觉得自己的青春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就当是投资了。”她对镜子里那个眼神发亮的自己说。

国际mba研修班的录取通知书躺在邮箱里,烫金的logo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教室里坐着的一些人确实很有意思——那个总爱转笔的男生是某地产集团的二公子,前排总提前到的女士是一家网红公司的合伙人。在第一节课后就“偶然”结识了她们,相约周末一起去新开的葡萄酒品鉴课。

品酒教室里弥漫着酒的香气,她小心翼翼地握住高脚杯颈,听着老师讲解单宁的口感。隔壁座的男生冲她眨眨眼:“82年的拉菲,配今天的夕阳正好。”窗外,城市的天空正染上一片绚烂的橘红。

周日的马场,聂娇娇第一次穿上马术装备。教练夸她有天分,而她只是笑。当白色骏马载着她小跑时,风吹起她的发丝,远处几个同期mba班的同学正朝她招手。“下周有个游艇派对,一起来吗?”其中一人问道。抚摸着马鬃,眼睛弯成新月:“当然。”她的每一步都踩得恰到好处。

她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一改从前漫不经心的风格。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经过精心设计,不再是简单的炫富,而是悄悄编织着一个关于“独立”、“精致”与“有品味”的氛围。

她发出在自己mba课堂上的侧影,光线柔和,睫毛低垂,配文是:“悄悄努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有马场上她骑马的背影,白衣胜雪,英气洒脱,写的是:“风和自由,都在心里。”偶尔穿插一杯手冲咖啡,或者一本摊开的英文小说,看似随意,却处处透着不经心的优雅。

她悄悄研究起滤镜与角度,学习剪辑视频到深夜,认真分析每一个互动数据。没有人知道这份突然的认真是为了什么——只有她自己清楚,她不是在分享生活,而是在搭建一座桥。一座能带她走向更高、更明亮之处,能让她靠自己就成为光芒的桥。

她依然会刷到田澄和余听荷的朋友圈或新闻。看到田澄分享与张游韧的日常,看到余听荷的公司又拿下项目,她心里依然会泛起酸涩的嫉妒。那种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人生,似乎比依赖他人给予的生活要坚实得多,也……自在得多。这个认知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她心口,不致命,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那份隐秘的不安。她依然渴望那些闪亮的裙子、精致的下午茶和旁人投来的羡慕目光——这份渴望从未褪色。但她也开始清晰地看见,最快抵达繁华的路,往往也最陡峭、最易坠落。

而“让自己变得值得”——无论是精心打磨外表,挤进那个梦寐以求的圈子,还是咬牙学会一门能牢牢攥在手里的本事——这条路或许漫长,需要付出汗水和等待,却一步步都踩得扎实。它通向的,是一个无需仰人鼻息、能够自己发光的未来。

她站在马术场的边缘,穿着租来的装备,看着那些真正从小浸淫此道、举止从容的人,第一次没有急于去搭讪,而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挺直脊背,学着模仿那种姿态。她知道这条路很长,也很累。但这是她在碰得头破血流后,为自己选择的。她永远无法理解田澄和余听荷的幸福。

一场慈善拍卖酒会。聂娇娇挽着一位年长的、实力雄厚的实业家的手臂出席。她表现得体,应对自如,俨然已是半个女主人模样。她的“自我投资”显然卓有成效。然而,当余听荷和田澄结伴入场时,全场的目光还是不自觉地被吸引。余听荷作为新兴企业的掌门人,干练自信;田澄则挽着张游韧,眉眼间是沐浴在稳定爱意中的松弛与幸福。

聂娇娇的目光在她们身上停留了片刻。那一刻,她眼中复杂的情绪翻涌——有一闪而过的羡慕,有对那种她无法理解的信任和温暖的茫然,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悔意?但那情绪很快被她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身边的男伴察觉到她的走神,低声问了句:“怎么了?”

聂娇娇立刻收回目光,脸上重新堆起完美无瑕的、社交式的笑容,语气轻快又带点惯有的漫不经心:“没什么,看到两个老朋友罢了。哦,你看那条项链,拍下来配我那条黑裙子一定很好看。”她轻轻将话题引回拍卖品,仿佛刚才的失神从未发生。

她选了自己的路,便再没回头。每一步都像精心算计过的棋。偶尔瞥见别人灿烂的笑容、温暖的相伴,她也只觉得那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明亮,却遥远。她转回视线,唇角弯起恰到好处的弧度,继续专注眼前的竞拍举牌,和身旁英俊男伴低语轻笑。灯光洒落,她周身像披着星光,璀璨却冰凉。这条看起来光芒万丈的路,她已经走了太远,远得……再也回不去了。

田澄结束了晚上的直播,有些疲惫地走出工作室,发现书房的门缝下还透出灯光,里面传来极低的、流利的英语交谈声,夹杂着一些她不太熟悉的术语——“估值模型”、“第二轮融资”、“专利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