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恋太辛苦了。”姜衡截住她的话头,语气平稳得像早已在心中排演过无数遍,“我不想耽误你。你的大学生活才刚开始,该好好享受,不该被距离绊住脚。再说……”他略顿一顿,目光移向别处,“我们的专业,未来的路,恐怕会越走越远。”
田澄静静望着他。这张曾经让她觉得无比安心、无比亲近的脸,此刻却像是隔了一层薄雾,透出几分生疏和冷静。她忽然就懂了。
心里像是被细小的针扎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疼和失落蔓延开来。她是真的喜欢过他,规划过有他的未来。可此刻强烈的自尊心像一道屏障,迅速竖了起来,挡住了几乎要涌出的难过和不舍。过了几秒,再抬起头时,田澄脸上甚至带了一点淡淡的笑意,只是眼底的光彩黯淡了些许:“我明白了祝你前程似锦。”
她没有落泪,没有追问,更没有纠缠。那样干脆利落的平静,反倒让早已准备好一番解释的姜衡愣住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甚至掠过一抹快得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落。“甜橙,其实我……”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不必了,”田澄轻声打断,语气温和却不容置喙,“你的选择,我接受。再见了,姜衡学长。”话音落下,她转过身,背脊挺得笔直,一步一步走得沉稳从容。夕阳把她的身影拉得细细长长,平添了几分孤清。
那是田澄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原来真心也是可以放在天平上称量的——可以被掂量,被比较,然后被轻轻放下。她为此郁郁了好些日子,但比起伤心,更多的是一种恍惚,一种对自己曾经那样郑重捧出的心意,生出几分惘然若失。这段情愫,于她,是青春里一场毫无保留的奔赴;于他,或许只是那份光鲜履历中,用以佐证“校园影响力”与“个人魅力”的一笔漂亮注脚。自那以后,她那“不吃回头草”的原则里,便深深烙下了第一个名字。
第三天下午,最后一位意外来客闪亮登场。宁徽鸣裹得严严实实,墨镜口罩全副武装,做贼似地闪进门。刚扯下口罩就嚷:“好家伙,差点被私生饭盯上!甜橙人呢?真闪婚了?”
一抬眼,瞧见客厅里“相谈甚欢”的李文旭和姜衡,他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你俩什么情况?怎么也在这儿?”张游韧从容不迫地现身,顺手接过宁徽鸣的背包,语气平静:“田澄临时出差。既然都凑齐了,就一起住下等等她。客房,还够用。”
大二下学期的春天,空气里都漂浮着躁动的因子。为了彻底从姜衡带来的、那种被权衡的失落感中走出,田澄和室友们一起去参加了城市郊区举办的一场露天音乐节。就是在那里,在一片喧嚣的音浪和挥舞的荧光棒中,她遇到了宁徽鸣。
他当时正站在舞台上,是隔壁大学一支颇受欢迎乐队的主唱。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他抱着吉他,麦克风架歪在一边,唱着一首节奏激烈的原创歌曲。汗湿的头发贴在额角,眼神锐利又不羁,嗓音带着一点沙哑的爆发力。他不像姜衡那样温文尔雅,他像一团野火,燃烧着自己,也试图点燃台下所有人。演出结束时,他猛地将拨片抛向观众席,引来一片尖叫,而他只是咧嘴一笑,带着几分痞气的张扬。
后台偶然的相遇,他毫不避讳地盯着田澄,目光直接而炽热:“嘿,刚才台下就看见你了,笑得特别亮眼那个,对,就是你,田澄是吧?我听说过你,校花。”他的搭讪方式也如此直白,带着乐队主唱特有的自信。宁徽鸣对田澄的追求,来得如同他的音乐风格——轰轰烈烈,不容拒绝。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兴趣,攻势猛烈得让田澄咋舌。
第二天傍晚,他居然就抱着一把木吉他,出现在了田澄的女生宿舍楼下。也不管周围聚集了多少看热闹的人,他就自顾自地弹唱起来,唱的是田澄昨天在音乐节上随口跟唱的那首歌,歌词却被他即兴改成了大胆直白的告白。室友们趴在阳台尖叫起哄,田澄脸红耳赤地跑下楼,他却一把拉住她,笑得像个恶作剧得逞的大男孩:“甜橙是吧?人甜,名字也甜。做我女朋友怎么样?”
接下来的日子,他的浪漫方式层出不穷:在乐队的下一次正式演出中,中途突然停下,对着台下宣布:“下面这首歌,送给我正在追求的姑娘,田澄!”光束瞬间打在错愕的田澄身上,全场沸腾;他凌晨三点打电话给她,骑着重机车载她到郊外山顶,就为了守着她看一场据说几十年一遇的日出,然后在冷风里把外套裹在她身上,自己冻得嘴唇发紫却还在笑;他会在大雨滂沱的街头,突然拉着她狂奔,然后在无人的巷口大声喊着她的名字,毫无顾忌地大笑。
这种强烈到几乎灼人的情感冲击,像一剂猛药,确实迅速冲散了姜衡留下的那点阴霾。田澄被打动了,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需要、被珍视、被毫无保留地爱着的感觉。她投入了这段感情,回报以同样饱满的热情。那段时间,她的社交媒体充满了livehouse的灯光、凌晨的街道、山巅的云海,以及宁徽鸣各种搞怪或深情的侧影,空气里都是甜蜜又躁动的气息。
热恋期的宁徽鸣,好的时候简直能把人宠上天。田澄随口说喜欢某首冷门歌,他就能熬夜重新编曲排练,第二天弹给她听;她生理期不舒服,他能翘掉排练跑去买各种口味的红糖姜茶送到她楼下。但他情绪极度自我,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占有欲极强,会因为田澄和别的男生多说了几句话而醋意大发,甚至有一次在社团聚餐时直接黑脸离场,闹得人尽皆知。过后,他又会用更夸张的方式道歉求和,比如在田澄上课的教学楼外用玫瑰摆个大心形,引得全校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