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她们还在上一家小作坊,两人都受不了混乱的宿舍环境,于是一拍即合约定跑路,李红便找同乡打听到现在这个厂子各方面都不错,考察过后,拉着柳素琴一起跳槽。
后来带柳素琴来深市的表姐也回去结婚了,李红也就成了她最亲密的人。
她们最要好的时候,可以用异父异母的亲姐妹来形容了。
李红这个“我们”,指的也是她俩。
好姐妹为她们这些年少赚的工资扼腕叹息,仿佛错过了一个亿,柳素琴却好笑的提醒她,“现在知道也不晚,边防证更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办。”
接着简单介绍了她在村里通过金大妈她孙子办边防证的流程,“我那个是年前办的,也不知道最近涨价了没,但再怎样也比找那些不知深浅的黄牛强,而且大林这边给的是真证,合理合法,这点完全不用担心。。”
柳素琴如今买了房,暂时还不打算把户口迁到特区,所以依然是外地人,边防证还需要每年更新,她离开村子前特意去金大妈家打过招呼,她孙子大林非常爽快的表示,以后有需要只管打电话回村里,或者跟他爷爷奶奶说一声也行。
既然如此,大林应该也不会介意她安利朋友去办业务的。
说起来,柳素琴重生回二十多岁,心理年龄好像也回到了年轻时候,偶尔还跟林南江打情骂俏、打打闹闹,一点看不出几十年的代沟。
但有些时候,她的思维和心性又是超乎意料的老成。
就像是她已经不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知道未来如何发展的柳素琴,当然无比确定自己的选择,更相信只要好友接受她的建议,这辈子不说大富大贵,至少也能衣食无忧,可她完全没有朋友必须接受她“正确道路”的那种心理。
她也为朋友好,真心提点更为轻松的方向,可她们若是依旧保持现状,她也选择尊重祝福。
柳素琴这会儿说得比较多,是她看出了李红的蠢蠢欲动,基于对方心动的前提下加以提醒引导,却不会替好友做决定。
她也不可能比李红更清楚她自己想要什么。
李红老家是山城的,那边的女孩出了名的热情泼辣又能干,李红也是如此。
柳素琴还记得上辈子芳芳满周岁不久,接到了李红也在老家相了亲、已经准备结婚了的消息,她那一年就没出去打工了。
两人老家隔着千山万水,都住在村子里也不方便联系,头两年还断断续续写过信、打过几通电话,时间长了,也渐渐断了联系。
柳素琴还是重生前的某一天刷视频,竟然刷到李红的账号,很快认了亲,加了微信开始打视频。
隔了二十几年没联系的好友,重逢依然像是年轻时那样无话不谈,柳素琴便知道了对方这些年的经历。
李红跟她一样,结婚很快就生了大女儿,一开始也是丈夫在外面打工赚钱,她在家老家带孩子,可她遇到男人不靠谱,在外面打工一整年,带回去的钱养孩子都不够,还当自己是个潇洒的单身汉,每月发了工资就喝喝酒打打牌,李红除了带孩子种地,还要挤时间搓苎麻线赚生活费,吃够了没钱的苦。
后来孩子断了奶,李红狠狠心塞给公婆照顾,跟丈夫一起去莞城打毛衣,发了工资她就存定期,这么严格管束者,男人倒也老实听话。
夫妻俩在厂里几年,成功攒下一笔钱,但他们没选择回老家盖房子,准确来说,是李红力排众议,拿着这笔积蓄在老家县里开了间文具店。
文具店生意很快走上正轨,大女儿也接到身边上学,丈夫没本事但听话,李红觉得生活很安稳,开始计划生二胎。
但随着二胎还是女儿,婆家亲戚开始指指点点,男人也对她的强势越来越不满,渐渐开始在外面勾三搭四,于是大女儿高考后,李红干脆利落的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
好在李红在财产分割方面依然强势,寸步不让,坚持要房子和文具店,车子和存款可以给渣男,而男的也急着跟小三结婚好生儿子,只能选择同意。
后来,李红一个人守着文具店,顺利养大一对姐妹花,长女大专读的卫校,毕业后进了县医院,和同医院的医生结了婚,有了温馨的小家;小女儿考上本地的编制,这辈子算是安稳了。
两个孩子不管结婚还是单身,依然跟母亲最亲,隔三差五陪她吃饭逛街。李红也不偏不倚,给她们都付了首付,孩子们工作稳定,自己交了社保,马上就能领退休金,自觉已经完成了任务,就关了店开始享受人生,打打牌旅旅游,生活好不惬意。
因为柳素琴抱怨老公孩子常年不在家,一个人无所事事,行动力超强的李红立马拖着行李箱来找她,多年不见的好友一见面依然有说不完的话,深夜了还躺在一张床上谈心。
聊起这些年的心酸和幸福,又说到两个懂事又贴心的女儿,李红心满意足的笑了,说她这辈子没有遗憾。
柳素琴现在还能想起好友当时闪闪发亮的眼眸,她是真的觉得这辈子很幸福很满足。
想想也是,有房子有退休金,孩子贴心又孝顺,还不用伺候老头,这日子谁听了不羡慕呢?
那个男人再不好,也给李红带来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女儿,同为母亲,若是她依然延续上辈子的轨迹,柳素琴也能理解。
但好友直接找个更好的男人,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那样柳素琴会更欣慰。
因此,李红对在关内的工作感兴趣,柳素琴便不藏私,把自己能说的都说了。
而对方也果然疯狂心动,甚至提出了眼见为实,现在就想去附近的厂子看看。
柳素琴当即点头,“好啊,我陪你们去,除了工厂,也可以去街上逛逛,其实满大街都是工作,比如卖衣服鞋子首饰的店,除了基础工资还有提成拿,卖得多赚得就多,工资也不比在厂里低呢。”
李红听了就更迫不及待了,拽着还有些犹豫的两个女孩就想出去,柳素琴则先去客厅交代了林南江一声,让他在家照看孩子,她们出门一趟总要一两个小时的。
林南江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要不我骑车带你们去,也省得大家走路辛苦。家里有全生和张大妈,孩子不缺人照顾,或者也可以带着芳芳一起去逛街。”
“你闺女还在午睡呢。”柳素琴忍住翻白眼的冲动,顺便邀请客厅其他人,可惜这些男的都没兴趣大中午出去暴晒,她自然也拒绝了林南江的提议,“那我们几个女生慢慢逛,你在家歇着吧。”
林南江委屈巴巴:“好吧。”
还想再叮嘱几句,然而他媳妇已经挽着李红的手潇洒转身,留给他一个冷漠无情的背影。
柳素琴和小姐妹们这一出街就是近两个小时,看了一圈附近工厂的招工情况,还随机拉了几个路人打听具体待遇,又去逛了街,每人都买了两件衣服。
路过一家糖水铺子,柳素琴又请她们进去喝糖水,四人点了四个不同口味,然后互相换着吃,一碗带着冰沙的糖水下肚,盛夏的暑热在这一刻消弭殆尽,只觉得沁人心脾。
最后四人心满意足、有说有笑的回去,纷纷跟柳素琴约好,下次有机会也要来城里这样逛街,太惬意了。
就是柳素琴觉得她的销售技能是一点没有的,都这么身体力行向小伙伴展示在关内的好处了,最后吃下这安利的也只有寥寥一人。
但凡换一个煽动力强一点的,比如说中介大哥,不说全部拿下,效果也不会如此惨淡。
不过没关系,只要李红肯捧场,那柳素琴这趟就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