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第7节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第7节(2 / 2)

不知不觉,金秋十月悄然流逝。

以前在厂里打工,每天上班的动力就是盼着老板娘一号发工资,而现在自己当了小老板,柳素琴和林南江根本熬不到下个月。

三十一号这天晚上,两人迫不及待开始统计月账单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们从十月二号开始试着摆摊做生意,一直到三十一号,风雨无阻,一天不落,三十天时间竟然净赚四万一千零八十块。

光是柳素琴名下的存折里,就存了四万两千整,手上的现金也有近五千,也就是说加上之前的积蓄,两口子的总身家接近五万块了。

五万块啊,那可是他们两个在厂里五年的总工资,没想到摆摊一个月就赚回来了。

即便柳素琴和林南江每天回家都恨不得数钱八百遍,对于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心里有数,可当全部的存款和现金被翻出来摆在眼前,夫妻俩一时间还是恍恍惚惚,有种介于梦境和现实的不真实感。

尤其是林南江,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还在那找媳妇确认,“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拥有近五万了吗?”

被他这么一问,柳素琴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斩钉截铁道,“对,听说今年黄金涨价,算上结婚前买的首饰,咱们手上都已经超过五万块了。”

得到媳妇的肯定,林南江虽然还没完全消化现实,但也找回了些真实感,条件反射的接道,“太好了,媳妇你喜欢金首饰,咱们今年赚了钱,再给你多买点。”

“不买不买。”这可是九零年啊,有钱还买什么首饰,去买房子它不香吗?

柳素琴想也不想拒绝了自家男人不靠谱的提议,美滋滋盘算道,“这个月刚开始学摆摊,只赚了四万出头,下个月咱们勤快点,应该能有四五万,这样等到年前收摊休息,咱们手上应该能凑个十万左右……”

林南江突然头脑一热,脱口而出,“凑够十万,都可以回老家盖大房子了!”

说完忍不住呲个大牙乐出声,万万没想到被媳妇狠狠瞪了一眼。

“你在想屁吃。”柳素琴上辈子就是信了他的邪,一门心思攒钱在老家盖房,好家伙,终于等到儿子出生,他们的存款也堪堪攒够八万,准备了宅基地开始动工,最后多年积蓄全部搭在这栋房子里了。

毕竟他们只是在乡下盖房子,钢筋水泥和请工人的费用也一点不便宜,甚至还可能更贵。

柳素琴后来跟人闲聊才知道,那时候他们要是去县里买最新的商品房,小一点的也就十来万块,可是等到儿子考上大学,他们终于想起来在县里买房,当时房价已经涨到七八千一平。

而老家斥巨资盖的房子,除了她自己住,卖都卖不去。

上辈子每每提起这个,柳素琴就有点喘不过来,怨自己也怨男人眼光短浅、没苦硬吃。早知道最后还是要去县里买房,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买?那样说不定后来还能有钱给闺女也买一套。

哪怕只付个首付,让闺女自己还房贷,也不至于老被指责重男轻女了。

所以柳素琴吸取教训,这辈子打死也不早早回老家盖房子。

不过她也只是一时气上心头,这辈子林南江表现还是不错的,所以看他一脸不知道说错了什么的茫然和无辜,柳素琴也缓和了语气,好声好气的跟他讲道理,“不是说好我们一家人就在深市打拼,怎么又突然想回去盖房,难道是你觉得钱赚够了,已经可以回老家种地了?”

第11章初步达成买房统一意见。……

一听媳妇说不做生意回去种地,哪怕知道这应该不是她的本意,林南江也把头摇成了拨浪鼓,“生意这么好,肯定要一直做下去啊,傻子才这个时候回老家种地呢。”

柳素琴:“那你说盖房子,是为了打发我回家带孩子?”

林南江再次疯狂摇头,“没有没有,我们一家人当然要一直在一起。再说你和孩子整天不在身边,我赚再多钱也没意思。”

他再傻也知道媳妇有点不高兴了,不等她继续问下去,赶紧表忠心道,“媳妇,我就是随口一说,不是真的要回盖房子,家里的钱当然是你说了才算。”

柳素琴不为所动,“真的吗?我不信。”

林南江:……

唉,媳妇太聪明也太了解他,根本忽悠不过去,他也只能坦白从宽,“好吧,我是有那么一点点想法,毕竟咱们就要当父母了,这辈子最大的任务,不就是好好培养孩子,再看着他们结婚生孩子么?养闺女比较省心,孩子大了好好挑个女婿就成,可要是再来个臭小子,那就不轻松了,家里至少要有个像样的房子,才能给他娶上媳妇。既然是这样,咱们有能力早点盖房子,为什么不盖呢?这样过年回老家,也能住上新房舒服舒服。”

这家伙果然已经蠢蠢欲动了,柳素琴不动声色的套话,“你知道回老家盖个房子要多少钱吗?”

“我知道!”一聊起这个,林南江瞬间来精神了,眉飞色舞,“村长家去年盖的三层带院子大别墅,全部加起来也就不到五万,十几个房间呢,都贴上了瓷砖,每一层还都有卫生间和淋浴!今年材料费涨了点,但咱们家也要不了这么大的宅基地,面积小一点,五万块也尽够了。”

说到这里想起媳妇还大着肚子,今年都不回老家,更不可能盖房子,他又补充道,“就算等到明年年底回去盖房,钢筋水泥再涨价也不可能翻倍,最多也就多花上几千块罢了。”

“那你觉得同样的时间,深市的房价会涨多少?”

“啊?”刚才还侃侃而谈的林南江瞬间卡壳了,挠了挠后脑勺,眼底全是清澈的愚蠢,“不知道啊,咱们又不在深市买房,我连它现在的房价都不关注,倒是听陈大爷和几个下棋的大爷聊过,他们村过完年又要调整一下租金,好像要集体涨房租呢……”

柳素琴:……

算了,她上辈子也没比林南江好多少,同样的鼠目寸光,那就大哥别笑二哥,直接换了个问法,“你说是深市的房价涨得快,还是我们老家盖房子涨得快?”

“还用说么?”林南江想也不想的道,“老家盖房涨的只是材料费,哪像深市寸土寸金!我还记得刚来这边打工那会儿,看到报纸上的楼盘是几百一平来着,反正在厂里干一年,最多买人家个厕所。几年过去,厂里工资涨了,那些商品楼也快有两三千了是不是?”

柳素琴点头,“前段时间看到报纸,关内稍微好一点的位置,已经到两三千一平了。”

“所以说啊,深市房价涨得再快,也跟我们没关系,家里没人帮衬,就咱俩赚的那点血汗钱,永远也赶不上人家涨价的速度。”林南江不是傻子,媳妇跟他铺垫了一大串话,中心话题却只围绕着深市的房子,什么心思不言而喻。

可他再怎么妻管严,也不得不在心里嘀咕,媳妇这是真飘了,简直有点痴心妄想,于是苦口婆心劝她放弃这个大胆的念头,“哪怕如今摆摊一个月能赚几万,难道要辛辛苦苦干几年,然后倾尽家产就为了买个房子吗?你不是一直提醒我,想在深市生孩子养孩子不容易,到处都是要用钱的地方?所以有钱还是应该攥在手里,这样干啥都有底气了。”

柳素琴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现在知道把钱攥在手里了,之前想回去盖房的人不是你吗?”

林南江都想给自己来个耳刮子了,刚有几块钱就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反倒把媳妇买房的心思也勾起来,一时无法收场。

他媳妇如今主意是越来越大,不是三言两语能劝住的,林南江思虑再三,咬牙退了一步,“好吧,就算是买房,也不用在深市,我们回老家县里或者市里买,还能便宜很多呢,这样我们身上的压力也不至于太大。”

这要她刚重生回来,能回老家买房也心满意足,可惜今非昔比,柳素琴现在可瞧不上老家那一亩三分地,只随口问,“是吗,回老家能买到商品房?”

“县里不能,市里不知道有没有楼盘。”林南江也不用她再问,已经提前预判并给出答案,“商品房也就是特区这边兴起的,我们老家没这个,照样可以买卖房子,像是单位集资建的楼房,或者别人自家的小平房,还有些带个院子,也都有土地证房产证,手续齐全,跟商品房没差别。”

林南江本意是游说媳妇,结果自己越说越心动了,“你想啊,我们是外地人,以后终究是要回老家的,就该在老家买房,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