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进入了新的思考,李疏梅也在回想现场,她记得当时在现场就对那副蓝色手套心生好奇,让她首先产生怀疑的是,手套能够消除指纹,如果证实手套所属者是谁,那么他的嫌疑就会相对较大。
曲青川自问自答道:“这幅手套很可能消除了现场的一些重要指纹,所以回头我们必须确认下手套是谁的。”
“对。”费江河肯定道。
大家又各抒己见,讨论了一番,曲青川最后总结道:“目前有两个重心,一个是孟申韬和竹林社的人际关系,这很重要,如果是孟申韬选择害死同学,然后自杀,那么他一定会有一个重大的原因,导致他这么做。”
“另外,郑奕,他现在是案件的关键,昨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能够给我们最直观的答案,我们不能排除他的嫌疑。这样,老费,你和疏梅、紫山去医院,等郑奕好转可以介入调查,如果身体康复,可以考虑带回局里审讯。我和老马带人到学校重点走访下他们的人际关系。”
“行。”大家都应答下来。
虽然郑奕不是犯罪嫌疑人,但是曲青川出于谨慎,安排了民警对郑奕的病房进行二十小时监视。
第二天一大早,费江河就带着李疏梅和祁紫山赶到了医院,郑奕的身体仍旧很虚弱,无法接受问询。
上午李疏梅在病房门口见到了一个女人,四十岁左右,烫着卷发,她手里提着水果篮,进门前打听:“这是郑奕的病房吗?”
李疏梅和祁紫山一直在病房门口守着,她打量着来人,心想她可能是郑奕的老师,或者亲属,但是看装扮又不像老师。
女人进病房后,大概呆了不到二十几分钟就出来了。
李疏梅连忙从椅子上起身说:“您是郑奕的家属吧?”
女人也朝她打量,“对,你们是郑奕的同学吧,谢谢你们照顾他。”
“方便和您聊几句吗?”李疏梅昨天就对郑奕家的情况有些好奇,这已经是出事的第二天,还是第一次见到病人家属来探视。
女人道:“你们想聊什么,我还有事……”
女人明显是婉拒了,已经迈开了步子。祁紫山直接从口袋掏出证件,朝她眼前一亮,“我们是市局来调查郑奕案的警察,希望你能配合。”
女人的脸色灰了几度,带着几分拘谨道:“你们要调查什么?”
走廊里人来人往,李疏梅说:“不要担心,只是想了解下郑奕的家庭情况,方便到门口聊聊。”
“好,好吧。”女人连口称是。
“我是郑奕的后妈,我叫吕梦静。”在医院外面的草坪上,女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是继母,李疏梅这才回想起郑奕辅导员田丽芸的话,昨天打电话到郑奕家,是郑奕母亲接的电话,当时他母亲说有事要晚点到,她曾好奇,为何母亲并不十分耽误儿子的安危。继母身份正好解释了这一疑问。
“他的父亲呢?”李疏梅问。
吕梦静道:“他爸出过车祸,半条腿截肢了,走不了远路。”
李疏梅颔首,继续问:“吕女士,方便说下郑奕的家庭情况吗?”
“你们想了解哪块呢?”
“你和郑奕父亲什么时候结的婚,家里还有别的孩子吗?郑奕和家里的关系怎么样?你们相处融洽吗?”
李疏梅曾在二队的案情分析会上指出郑奕也是嫌疑人之一,但是对他的杀人动机一直存疑,对方的家庭情况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呢?有一些犯罪嫌疑人的原生家庭总有或多或少的问题。
“警官,”吕梦静瞥了眼身旁的椅子说,“我能坐下说吗?”
“您坐。”医院的草坪四周都有椅子,刚才来这边时,李疏梅就特意找了椅子处,就是希望对方坐下后消除压力,彼此有个轻松的交流。
吕梦静坐下后说:“是九七年吧,郑奕刚上高一时,我和他爸结了婚,不过郑奕这孩子很少住家,一直在学校留宿,我也没见过几回。我自己也有孩子,今年初考,现在学习紧,我一直陪读,正好昨天有个重要的考试,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
吕梦静这番话似乎透露了她和郑奕的关系很一般,李疏梅觉得奇怪的是,郑奕父亲和吕梦静应该是两个离异家庭的新组合,郑奕上高一时也懂事了,他似乎对这个新家庭并不认同,所以一直住校。她问:“郑奕不希望你们结婚?”
吕梦静眼皮跳了一下,她似乎没料想到李疏梅会直接点出家庭关系的实质。
她默默点了点头:“是吧,他从来不叫我妈,也很少回家。”
“能说说原因吗?”
“……”吕梦静动了下唇,没有马上开口,像是犹豫了下才说,“我和郑海为是邻居,当时他们夫妻开了一家水果店,我经常去他家买水果,关系还不错,后来他们夫妻离婚,郑海为主动接近的我,我当时孤儿寡母,也正需要人照顾,就同意了。但郑奕呢,也不知道哪里听了些闲言闲语,认为我和郑海为早有关系,所以对我意见很大,为这事他和他爸关系都闹僵了……”
也许这里面确实还有什么隐情,但是李疏梅觉得没必要追根究底,于是问:“后来呢?他父亲郑海为怎么出了事故。”
“郑海为经常自己开车拉水果,有一次大晚上开车,视线不好就把一个老人撞了,他车子也撞到了水泥墩上,一条腿撞没了,自那以后,家里赔了不少钱不说,治病也花了不少钱,他做生意的积蓄也花得差不多……”吕梦静说话间情绪越发低沉,眼角也染上了些许忧虑。
李疏梅站在草坪上,偶尔拿着笔记本,记录着关键词,偶尔她一臂垂下,一手叉腰,认真倾听对方的描述。
风正吹拂她耳边的头发,乌黑的发丝在阳光里发着亮,迎风飞扬,祁紫山看在眼里,嘴唇微微一抿,弯了唇角,又继续记录着吕梦静的证词。
吕梦静语气加重了几许,像是强调什么:“虽然郑海为和郑奕关系不和,但高中三年,郑奕的学杂费生活费,郑海为没少交过!”
“郑海为出事后,郑奕考上了‘海工大’,需要一大笔钱,当时郑海为和我商量,把水果店抵押出去,我觉得那是杀鸡取卵,没有同意,郑海为就没有再提,后来我才知道,郑海为还有一笔钱,是留着给自己做手术的,他原本想给儿子上学。”
海工大就是秦东市工业大学的别称,全称海江省秦东市工业大学。
吕梦静诉说时情绪起伏,似乎对这其中种种事情也心怀芥蒂,“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那时候开学在即,郑奕一直没拿到学杂费,他以为郑海为不管他了,结果就偷偷把他爸那两万块手术费偷走了,他爸气极了,寒了心,从此以后,两人老死不相往来。就说这回吧,我第一时间就把郑奕中毒的事告诉了他爸,他爸不言不语,直到今天早上,才和我说,有空来医院瞧瞧情况,他爸还是在乎儿子的。”
原来这就是前前后后的原因,李疏梅明白了,郑奕和这个家庭存在许多隔阂,也许从当时他父母离异,他对这个继母的偏见开始,他心中的刺和荆棘就永远都不会消除,虽然不确定吕梦静的话是不是全然属实,但基本可以断定,郑奕的内心是压抑和灰色的。
这和他在学校里辉煌的成绩截然不同,他就像一面镜子的两面,正面光鲜亮丽,但背面却晦暗无光。
虽然如此,他的过往并不能作为杀人犯罪的依据,她并不相信因为家庭的矛盾,会让郑奕走上犯罪的道路。
-----------------------
作者有话说:[1]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