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谓是鸳鸯绣被翻红浪,情真意切难自抑。
听到这里,底台下众卿侍早已掩袖轻笑,交头接耳。
反观姬怜这边是乌云密布,甚至是眼尾微微泛红,细看之下,有淡淡水泽,一副大有待这台戏结束后,想要质问某人的冲动。
谢鹤澜将姬怜的变化神情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示意身后的贴身宫侍将戏折子传给下首众人。
姬怜面上不虞,袖中手指不自觉地绞着帕子:“若是谢廷玉出征在外,遇上个青春玉郎该如何?若她也为他人颜色所动,是不是就会忘了我?”
“如果谢廷玉禁不住旁人主动引诱,与人有了肌肤之亲,还、还特别多次,那又该怎么办?”
顿感喉间苦涩,姬怜端起茶汤,一饮而尽。他舔舔下唇,又咬牙恨恨地想:“若她凯旋时,身边跟着个怀了她骨肉的郎君,那我又该如何?谢廷玉啊谢廷玉,为何你要对我如此薄情?若他有了身孕,你又要置我于何地?你的心里还会有我吗?”
想到这儿,姬怜都觉得自己这番念头颇为荒诞可笑至极。
且不说这郎君是否能在这短短几个月内就怀孕,即便那外室姿容绝世,只要出身寒微,纵是谢廷玉强要纳进谢园,至多也不过是个通房侍君。
那要是生个女儿呢?若是诞下女儿,那便会破格晋为侧君吗?如果不是女儿,而是龙
凤胎呢?
此等荒谬想法犹如草场上脱缰的野马,一去不复返,洋洋洒洒在某人的心口上反复踩来踩去。
想到这儿,原本方才稍霁的心情又阴郁起来。
谢廷玉,你为何要如此误人,如此风流,如此四处留情?
就像当初在清凉山庄那样,姬怜挖起一勺酥山,贝齿狠狠地咬在银匙上,银器与牙齿相撞发出一声玲琅脆响。
若谢廷玉当真带回了个郎君,我便在贵君耳边递些话,要是她当真喜爱那人,那不论她们谢氏族人如何阻挠,以她的性子,必定不会退让三分。倘若她只是一时兴起,那便只能怪那郎君福薄缘浅了。
思及此,姬怜忽地怔住。
原来他也是个如此坏的人呢。
-----------------------
作者有话说:鸳鸯绣被翻红浪-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凤栖梧》
哥哥是一个暗中观察的试探吃瓜人
第49章
又过一日,正值医师入后宫请平安脉的惯例时辰。
不过今日,却与往常有些不同。
来请平安脉的时候,是在谢贵君的蓬莱殿里。
姬怜也不知为何谢鹤澜频频把他喊去下棋品茗,但是下棋之时,贵君又会同他倾诉一些体己话,比如谢廷玉若真如戏文唱的那般带回个温润郎君又要如何。
“若是真的有此事,你说该如何是好?”贵君蹙眉,显然一副很苦恼的模样。
姬怜抽出袖中素帕,擦拭指尖茶渍,温声劝道:“情之一事,我作为一个外人,岂好置喙?但倘若真有那日,不若请谢大司徒作主,谢哥哥再从旁劝说。多予些金银田宅将人打发了。其中是非曲直,”他垂眸随意地摆弄袖子,“谢娘子自有明断。”
“还是你想得周到。”贵君面露释然,颔首称善。
两人如斯谈话,好像真的已经预见到谢廷玉归来时,会手里牵着个小腹微微隆起的美郎君。
此时,侯在一旁的宫侍眼角瞥到殿外有人影晃动,忙抬手拨开垂落的珠帘。
但闻环佩叮咚,来人已轻莲花移步至跟前,执手行礼,“贵君万安,帝卿金安。”
谢鹤澜凝眸细看,见眼前人提着药箱,一袭月白绣银纹广袖袍,通身气度冷峭如霜,犹如高山上的雪莲一般。
此人他认得,是出身汝南袁氏的三郎君,袁缚雪。两人之前在宫宴上远远打过照面几次。
姬怜含在喉间的茶汤,在看到袁缚雪那一刹那,骤然一滞,不上不下。他掩唇轻咳几声,目光却不动声色地在这位袁三公子面容上流连几番。
“今日怎的是袁三郎君来请平安脉?”谢鹤澜温声相询。
袁缚雪执礼回道:“家师染恙,已向太医署告假。学生斗胆,代师请脉。”
“如此也好,正巧帝卿在此,便劳袁三公子一并诊脉罢。”
袁缚雪不急不缓地从药箱中取出脉枕,置于案上,待他替谢鹤澜覆上绢帕,三指轻搭腕间。
“几日前曾听闻父亲说,”谢鹤澜忽道,“流民市坊一事,是你和廷玉一道走访慰问的。”
姬怜隐在袖中的指骨倏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