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栖梧慌张地接住船桨,喉结上下滚动,声音轻得像羽毛:“啊…你要帮我吗?”她居然主动提出帮他,她……她可真是个好人。
水面漾开一串涟漪,小舟歪歪斜斜往前窜去。
谢廷玉立于船头,眺望远处,全神贯注于水面、芦苇丛的动静,“我看你一副要哭的样子,若是不帮你,你怕不是气得投江?”
王栖梧面色局促:“我……才不会,只是那玉刀是我要送人的。我挑了好久呢。”
小舟在漕渠中缓缓前行,只是水面一片平静,没有发现任何人影踪迹。
看来这小贼还是个会闭息凫水的高手。
一路晃晃悠悠,倒是离谢廷玉栓马的地方越来越近。岑秀一直在岸上候着,身旁站着两匹四蹄生风的骏马。
这便是谢廷玉今日新得的西域良驹,都是很漂亮的母马。
左侧那匹踏月骓通体乌黑如墨,唯四蹄雪白,靠近后蹄的部位长有尖尖的骨头。据那栗特萨保称,此马纵跃时,能连越三道门槛也不会失足绊倒。
右侧的皎雪骢,浑身霜白,正温顺地低头啃着岸边的青草。
谢廷玉一跃,稳当上岸,她再转身朝王栖梧伸出手。
王栖梧迟疑片刻,才将手搭上去。
就在这电光火石见,谢廷玉余光瞥见对岸芦苇深处,有一浑身湿漉漉的身影正抱着檀木盒,鬼鬼祟祟地朝一棵老柳树挪去。
她瞳孔骤缩,只见柳树后黑影晃动,另有一人牵着匹毛色顺滑的黑马正探出身来。
“你今日骑的可是一匹黑马?”谢廷玉突然发问
王栖梧一怔,“你怎么…”
话音未落,谢廷玉已飞身跃上踏月骓。那马儿兴奋地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虚踏几下,她却稳坐鞍上,丝毫不慌。
“你骑上这匹皎雪骢,跟紧我。”她反手将缰绳抛给王栖梧,语气不容置疑。
还未等人反应过来,踏月骓已如离弦之箭窜了出去。
“呀,等等我。”
王栖梧虽平日看着温吞,到底是琅琊王氏的儿郎。他利落地挽缰踩镫,皎雪骢温顺地载着他疾驰而去。
“哎!少主人,你怎么把我忘了呀!”岑秀连忙解开拴在树下的另一匹马,也一道紧急地跟上去。
说回对岸这边。
那褐衣人正用袖子擦拭檀木匣子上的水渍,得意地咂咂嘴:“今日合该我们发财,那俊俏小公子一看就是只肥羊。你瞧瞧这成色。”
她将手中的檀木匣打开,里头的白玉横刀浸了水,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更显得华美。
另一人忍不住伸手去摸:“又得宝马,又得珍宝,这趟买卖当真值了!”
两人又是哈哈大笑一番,只闻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抬头一看——
石桥之上,一骑飞驰而来,马上骑着一名身背角弓的女子。
“前面的小贼听着!”谢廷玉清丽的声音穿透而来,“若不想尝尝一箭穿心的滋味,就乖乖把东西交出来。”
两人顿时面如土色。抱匣子的那个手忙脚乱爬上特勒骠,另一个直接扑上马背。马鞭狠狠一抽,骏马吃痛撒蹄狂奔。
第21章
建康城里正在上演着一场紧张刺激的猫捉老鼠追逐大戏。
这场戏,可谓是空前绝后,一路闹得街市上鸡飞狗跳,带翻无数的商贩货摊,更让围观的老百姓们免费见识何为真正的“马踏飞燕”。
这动静惊动了当时正在巡街的金吾卫,甚至冲散了帝卿姬怜的外出仪仗队伍。
那两个贼人急忙上马后,慌不择路,从漕渠出来,转身就拐进河畔的市肆区域。
此时正处于申时初刻,道路一旁挤满各类摊贩。
而两侧皆耸立着酒楼、茶肆、乐坊等,古筝、箜篌等靡靡之音,混杂着茶楼内的说书人之声,袅袅传了出来。
只见拐角处,一位正吆喝“花团蒸糕”的刘大娘突然噤声。
她盯着蒸笼里莫名发颤的糕点,又看看跳动的桌板,顿感困惑。她转头问隔壁摊位卖水引饺子的黄三婆,“老姐姐,是不是要地震了?我这里的糕咋开始跳起舞来了?”
浓白蒸汽中,黄三婆正用长竹筷搅动沸水里的饺子,闻言刚要骂“晦气话”,不知道看到了什么,浑浊的双眼大睁,嘴巴大张,话都说不出来完整的一句,“这……这……”
刘大娘忽闻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阵阵,犹如雷鸣。
一匹特勒骠载着两个褐衣人飞掠而过。
马背上那个抱着檀木匣子的贼人面色惊恐地大叫:“骑快点,再快点!后面这人难道是鬼不成?饶了三趟米市还能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