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你好”是一句很可怕的话。那时候的梁仲曦听得心口发凉,双拳握紧。
但他仍是跟梁太太保持着微笑,说:“妈,不用担心我,我知道的了。”
关掉视频后,他一下子将水杯猛地扔到地上。
后来梁锦柏依然给他交着学费,可是却停了他所有的卡,没有再给他一分钱的生活费。
梁锦柏的意思,是要等梁仲曦吃过没钱的苦,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
现在能够说着我不在乎钱的,都是没尝过三天吃不上一顿饭的苦的。
梁太太那时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疼自己的儿子一个人在外漂泊是真的,但是能劝下梁锦柏起码支持梁仲曦读完大学的费用,已经是她尽了全力的后果。
梁太太那时也有去找过梁砚鼎,梁砚鼎却笑着安慰她,说,“仲曦这个孩子,骨头是梁家人里最硬的,而且重情重义,这样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吃不了一辈子的亏,秀瑜你不用担心。”
“他是要自己长大的。”
梁仲曦除了每周跟梁太太打电话报平安,偶尔跟爷爷打电话问候两句,就再没有跟家里联系了。
他一个人一边顾着学业,一边打着三份工,课间给一位中学生补习,晚上在餐馆传菜,周末在修车店打杂。
从干净亮堂的公寓搬到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不过用了半个月。
楼上住着的有三户租客,一位一天到晚将音乐调到爆炸大声的黑人,一对养了三只猫的情侣,还有一位带着个三岁小孩的单身母亲。
所以那段时间,他不仅要忍受二十四小时无规律间歇性的黑人动感嘻哈,还要习惯三岁小孩在楼上乱跑乱跳传来的震动和鬼叫,更加要留神那三只猫会不会什么时候莫名其妙地跑到自己房间里撒尿。
夏天没有冷气,潮湿闷热,冬天窗户漏风,寒冷如冰窖。
一包面包是一个星期的所有干粮,一个苹果也要分开两天吃,能不在家的时候一定不会回家耗电,能走路的地方一定不会开车耗油。
这些他都没有跟任何人说。
没有跟梁家人说,更加没有跟陈彦琛说。
每次跟陈彦琛视频,他都是会故意去到干净整洁的咖啡馆里。梁仲曦会给他看看外面中央公园的青翠,也有给他看看时代广场的繁华热闹。
一个人走过了春寒暑酷,也走过了秋风扫落叶,冬雪迷人眼。
每次跟陈彦琛视频的时候,看到他脸上的伤,梁仲曦都不会过问。心里明明是疼的,却一句话都说不出。自己不在身边,说什么都是多余。
只是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会跟他说:“你自己记得擦药。”
陈彦琛见过他身后的茫茫大雪,也会问:“冷吗?”
冷,但不比十二岁那年浸过的海水冷。
冷,但还死不了。
这种生活一直到一年后,他在加拿大的小姑姑梁锦兰忽然跟她男朋友来纽约看他。
梁仲曦没有带她到自己的公寓,也是随便找了个咖啡馆。
梁锦兰那时候并没有说什么,直截了当地给了他一张银行本票,梁仲曦果断决绝地就要拒绝。
但梁锦兰却坚持跟他说,别多想,这里面的钱,并不多,我不是平白给你,而是借给你,我会跟你算利息的。
梁锦兰说:“仲曦,小姑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凭你的本事,就算小姑不借你这笔钱,你也一样可以生活下去。小姑想跟你说,在这片土地上,遍地都是机会,只要你肯努力,你比别人努力,比别人有想法,你就能够得到你想要的。你要是想别人看得起你,你首先要看得起你自己。我们中国人,坚韧,勤奋,无论去到哪里,都是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梁锦兰还说:“小姑借你这笔钱,是希望你能够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梁家能把你送出国,这是你的资本,但是你也要好好利用你的资本,去收益最大化,你的努力,不应该只是花在生存上。收益不仅仅是学识,更加是眼界,人脉,时间是不等人的。”
梁锦兰那时候没有说,梁仲曦也没有问。但他接过那张卡的时候,他潜意识里就觉得,这些钱,是梁砚鼎给他的。
这些话,也是梁砚鼎想告诉他的。
梁锦兰给他的钱真的不多,他也一直没有用,存了起来,开始慢慢跟着学校里的师兄学做投资,开始去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那时候的他一个人看遍了一座城市的春夏秋冬。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雪,是一个深夜,他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门口,手里点着烟来取暖,抬头看着第一朵雪花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