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第17节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第17节(2 / 2)

白菜得腌两个小时,出出水。现在得去胖婶那边换点干辣椒和大蒜。上次看见胖婶家房檐子上挂着呢。

有事找胖婶,感情在相互麻烦中处出来的。

亚宁还没进院子呢就喊上了“胖婶,在家吗,我又来了。”

“进来吧,我妈在家呢。”年轻女人的声音,胖婶闺女回来了,亚宁疑惑的进了院子。

看着剁猪草的女人,原来是胖婶的儿媳妇啊。上次她回娘家了,亚宁来的时候她还没回来。

“嫂子回来了。”

“回来好几天了,家里事多,你进屋吧,我妈在屋里呢。”咣当咣当的剁猪草声夹杂在胖婶儿媳的声音里。

亚宁走进屋,胖婶还在补衣服,没准又是老球子的。

“听见是你的动静,我还有几针就完事了,没起来。”说着,胖婶拿针的手往头上蹭了几下。“今咋真么闲,好几天没看见你了。”

亚宁不外道的坐在炕沿边,对胖婶说:“前两天去公社把菜干寄回去,今个在知青点腌菜了。想腌点辣白菜,来和胖婶换点干辣椒和蒜。”

“啥是辣白菜,怎么腌的?”胖婶没听过这个辣白菜。

“白菜,萝卜用盐杀出水,放辣椒,大蒜,苹果,梨,白糖等调汁,挺好弄的,不麻烦。胖婶你要是想腌,我告诉你方法。”亚宁也没藏着掖着的。

“啥金贵咸菜还得用糖和苹果啊!”胖婶激动的拍了亚宁一下。

也是,亚宁忘记现在买糖也得要票,自己仅有的糖票都花了。

“走,大蒜和辣椒在房檐上挂着呢,用多少你自己揪,这玩意家里不少,啥换不换的,拿去用。再和婶这么外道,就不让你来了。”胖婶拉着亚宁来到院子里。

屋檐下下挂着五六串红辣椒,都干了,风一吹,刷刷的响。编成辫子的大蒜也好几挂,蒜头不大,一个挨一个的,挺有趣。

亚宁揪了十多个辣椒,胖婶说这辣椒很辣,亚宁不怎么能吃辣,就少揪了几个。又揪了十多头蒜,装在胖婶给找的小筐里。

“这几个够吗,别不好意思,多揪点,胖婶家不少呢。”看着亚宁就揪了这么几个,胖婶怕她不好意思,一个劲的让她再揪点。

亚宁连连摆手说“够了,够了,就是借个味,等腌好了拿点你尝尝味。”

回到知青点,把这些调料放到一个盆里,之前和李丽在山上摘的梨还有几个,洗净。苹果,梨,蒜都切碎,辣椒也剪碎了。把这些东西放在盆里,放点盐,搅拌均匀,再把杀好水的白菜攥一攥,抹上调好的料,放进大肚缸里,封好就可以了。

真心不容易,最简陋的家庭版辣白菜总算做好了,希望味道不错,亚宁把所有白糖都放进去了,再没糖票了。

第26章青山脚下的忘年交

亚宁腌了满满一大肚子坛的辣白菜和一小坛的辣萝卜条,料用尽了,只好作罢。

“胜男姐,我去山脚下挖点婆婆丁,天越来越冷了,过几天就挖不了了。”亚宁拎着篮子往外走,急匆匆的。

胜男姐正在缝衣服,抬头问道:“这时候挖婆婆丁干什么,也不好吃了,又老又苦的。”

走到门口的亚宁回了一句:“胖婶告诉我说,婆婆丁晒干了,泡水喝可以撤火,她们每年都晒。”人已经走出去了。

“王知青,垮个篮子干啥去?”

“山脚下挖点婆婆丁去,吃完了,杨婶?”亚宁和认识的婶子打着招呼。

“多挖点,晒干了泡水喝。”都挺懂的,亚宁和杨婶挥挥手继续走着。

天空很蓝,一点云彩都没有,空气很清新,不像几十年后的雾霾天气,蓝天像是被遮了一层暗黄色的沙,总感觉模模糊糊的,不透亮。

山脚下的婆婆丁花开得热烈,远远看去,黄黄的一片,好看极了。

还有不少毛茸茸的婆婆丁种子,风一吹,随风飘落到各处,明年春天,又能长出一颗颗新的婆婆丁。

“开挖。”

亚宁拿出刀,一颗接一颗的挖,一会就挖了一小堆。

“亚宁?”

身后传来迟疑的喊声,亚宁连忙转身。

“冯奶奶!”

亚宁惊讶的看着走过来的身影,认出是给自己包伤口的冯奶奶。激动的小跑过去,拉着老人的手,兴奋的蹦跳着。

冯奶奶看着蹦跳的亚宁,也很高兴。

“冯奶奶,见到你太高兴了,你来挖婆婆丁吗?”亚宁忙问道。

冯奶奶慢声细语的说:“我也挖婆婆丁,晒干了,泡水喝。”

“胖婶告诉我说,婆婆丁挖老的,最好把根也挖出来,越苦越好。你看,我都挖一小堆了。”亚宁拉着冯奶奶看她挖好的婆婆丁。

冯奶奶往亚宁手指的地方看了一下,真没少挖。“亚宁,你手有没有留疤,好利索没有?”

“好了,好了,有点印,不明显,在手心上,一般注意不到。”亚宁伸手给冯奶奶看,很淡的一点印记。

“冯奶奶,手绢洗不出来了,我给你买了新的了。最近忙着整秋菜,腌咸菜,没找到机会给你。我还想着等我腌的辣白菜能吃了,就一起给你送过去呢。没想到在这碰见了,呵呵……”亚宁小嘴叭叭的说个不停,冯奶奶笑着听她说。

“一块手绢,不值得跑一趟,留着自己用吧,奶奶那有。”

“我都买了,这个你一定得收,惦记很久的。我要是用没了,再向你讨。”亚宁亲昵的说着,眼神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