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第6节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第6节(1 / 2)

这要是让队里的婶子,大娘看见,她三就成了妥妥的败家子。

现在队里结婚都不一定能买到暖水瓶,主要是没工业券。

小心的把暖水壶放到背篓里(出发前管队里婶子借的),三人整齐划一的谨慎动作,让三人笑喷了。

不小心不行啊,这可是真金白银来的。

没什么需要买的了,三人有心情四处逛逛了。

王亚宁看着这些只在影视剧中出现的物品,总感觉自己置身哪个年代剧的拍摄现场。

“没有红色的了,很久没来红色的布了。着急你就选这块粉色的,不急就等几天再来看看。”

售货员的声音把王亚宁的思路拽了回来。

卖布的柜台前站着两个女同志,年龄大像是妈妈,年轻的的应该是女儿。

“要不过几天再来看看,离结婚还有一些日子呢。”

“要是还没有怎么办?”

两人商量了一会,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六七十年代结婚,穿一身绿军装能羡煞旁人,做一件红上衣,那更是美的冒泡了。

售货员收起粉色布放回身后的货架上,继续为下一个顾客服务。

看过很多年代文,都说那时的售货员都是鼻孔朝天的,态度恶劣。这个供销社的服务算不上热情,但也没听见辱骂顾客的。

十一点多了,三人又往国营饭店赶去,希望今天有红烧肉供应,真的馋肉了。

以前的王亚宁是易胖体质,那种喝水都长肉的体质。每次下定决心减肥,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现在的王亚宁身高有了,体型也有了,在这个吃肉困难的年代,再也不用纠结着用什么方法减肥了。

男知青已经点好了菜,胜男姐她俩也到了。

王亚宁三人赶紧看向黑板,真有红烧肉供应,要了一份红烧肉,一个馒头。(王亚宁下乡的地方不种水稻,一般都是兵团农场种植水稻。)

李丽和赵卫红也都要了红烧肉,看来馋肉的不止自己啊。

坐在窗口旁边扎着两条辫子的服务员不时的偷瞄着男知青那边。含羞带怯的眼神不要太明显好吗。

而被注视的目标张向阳同志回以微微一笑,便不再关注。

看来我们向阳同志业务熟练,对于这些爱慕的眼光习以为常,脸不红心不跳,应付的自然流畅啊。

红烧肉好了,各自去窗口端回饭菜,面对美食,其他的都是浮云。

十一个人,都在埋头苦吃,吃得相当忘我,哪有心情管什么爱慕的眼神。

红烧肉不香吗,白面馒头不好吃吗?

应该让后世那些节食减肥的人看看这干净的盘子,一点菜汤都不剩,用馒头沾的干干净净,就差闪光了。

王亚宁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想着以前为了减肥,错过的美食,真想骂一句:“矫情,饿的轻了。”

不管怎么样,这一顿红烧肉应该能撑一段时间,忘却每顿的清汤寡水。

吃饱喝足了,该打道回府了,放风结束了。

第8章传说中的“跳大神”

集体出去浪了一圈,回到知青点的孩们回到了现实,再休息几天还得接着上工啊。

早上起的早,逛了一小天,大家都累了,躺在炕上补个觉。

睡了好几个小时,吃完晚饭都八九点钟了。躺在炕上的知青同志们睡不着了。

男同志那屋在摸黑讲故事。

郑向前不愧是天津来的,说话跟讲相声似的,逗的大家哈哈大笑,直捂肚子。

要是王亚宁听见郑向前讲的话,一定会送他个被下乡耽误的段子手的称号。

后世就有很多被耽误的段子手,层出不穷。

男知青那边的欢笑也挺感染女知青这边的,虽然没听清他们说的什么,但是欢乐是可以传染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说的也挺欢。

“咚咚……”不知从哪隐约的传来一阵鼓声,声音不大,但在这安静的深夜还是能听得见。

女知青这边有点害怕了,半夜听到敲鼓声,有点瘆人。

男知青也听见了,还好信的穿上衣服,打算出去看看。

“拿上手电筒,别摔卡了。”点长不愧是点长,这时候都不忘了大家的人身安全。

“得亏了哥提醒,要不我就忘了这茬了。”

“别逗闷子了,麻溜的,一会敲完了。”

男知青们七嘴八舌的边打嘴炮边往外走。

“他们出去了,我们也去看看。”

胜男姐不愧是八卦达人,吓这样都不忘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