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后宫荣华录 > 后宫荣华录 第137节

后宫荣华录 第137节(1 / 2)

“陛下素来冷情,宠幸后没留宿也不稀奇,那可是在盈香殿待到了三更天呢,怎么可能会没临幸?难不成干瞪眼看着?”

顾瑾愣愣的站在原地,直到那两个妃嫔走到近前,瞧见了顾瑾后才停住低语,笑着上来与她见礼:“长乐郡主这是要去哪儿?我们二人正要去寿康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呢,不知与郡主顺不顺路?”

对待养在太后身边的顾瑾,妃嫔们是向来不敢得罪的,甚至还多有讨好。

顾瑾从那一阵恍惚中回过神来,也回了礼笑道:“胖团儿不知跑到何处去玩儿了,我正四下找呢,就不与二位娘娘一道了。”

说完,就与二人道了别,转身离开了。

直到她走远,其中一个宫妃还颇为奇怪的看着顾瑾的背影,低声问道:“你刚刚有没有瞧见,长乐郡主似乎脸色不太好?是咱们何时得罪了她么?”

“有么?没有吧……郡主刚刚说话时也是笑呵呵的,就是瞧着她似乎有些精神不济的模样。”

……

顾瑾的脚步有些快,青玉边追边道:“郡主您慢些,小心再摔着。”

索性她没走多远,到了处僻静的地方就停了下来,倚在那漆红的廊柱边,满脑子想的都是刚刚不小心听来的话。

顾瑾紧抿着唇,好一会儿后还是问出了口:“你说……陛下昨夜是真的临幸了魏宝林么?”

“听着刚刚那二位娘娘说的,应当是真的吧。”青玉回完,还有点儿高兴道“陛下要是真的临幸了后宫,太后娘娘也就了了桩心事,想来也能开怀不少。”

顾瑾不知心中是个什么滋味,她以前也如青玉所想一般,觉得皇帝临幸后宫是件好事,但如今却觉得有些不舒坦。

似乎从那日的一刹慌乱起,一些本不该有的心思就悄然而生了。

顾瑾捏紧了袖角,轻声道:“青玉,若换成是你,会喜欢上一个大了你许多,你又很敬重的男子么?”

“大了许多?”青玉疑惑:“大了许多,那岂不是已经成家了?如何还能喜欢?”

“就算他死了原配妻子,后面娶的也都是继室,总是低了原配一等,每逢祭祀都要对着牌位给前头那个行礼的,更别提还要给别人的孩子做继母了,谁家好好的姑娘愿给人当继室呢?奴婢要是有得选,就算再敬重这男人,也不会喜欢,更不会嫁。”

顾瑾:“……”

青玉虽平日大大咧咧的,心思不细,但总归也是寿康宫里的姑姑们教养长大的,并不算傻,听着顾瑾略显古怪的问题,渐渐也琢磨出味儿来,她瞪大了眼睛,低低惊呼了一声,又连忙看向四下,确认没人后才道:“郡主这样问,可是有了喜欢的人了?还是个大您许多的男子?”

她面露焦急:“这怎么能行呢?那么多好儿郎供您挑选,怎么非要选个年长的呢?终身大事上,您可不能一时糊涂呀。再者,太后娘娘也不会同意您嫁去给人做继室的。”

“郡主瞧上的是何人?”

顾瑾并不答,青玉左思右想,咬牙切齿的想着会是谁,分明她与自家主子已算是寸步不离了,没见哪个老男人近过身呐!宗室之中的王爷?还是外宫的哪个侍卫?

可任青玉怀疑谁,都没那个胆子往皇帝头上想。

顾瑾低声道:“我也不知,是否那就是喜欢……就算是,应也是我自作多情的。”

皇帝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这么多年,从没见他喜欢过谁,对宫中妃嫔全都是别无二致的冷淡,他会对人用情么?

就算会,那想来也会是他来日的皇后,一个毓秀名流,端庄雍容的大家闺秀,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自己。

那天的片刻意乱情迷,都是虚妄,是皇帝的一时兴起,聪明些便不该沉溺其中。彻底忘记,仍旧将他作长辈般敬重才是对的。

顾瑾想着,她或许真的该顺从太后的意思,好好挑选个人出嫁了……

这一日,顾瑾在宫中漫无目的的走了很久,回去后就彻底掩下了情绪。她还是会有意避开皇帝,但却主动提及了想要看太后之前准备的世家公子们的画像。

太后又惊又喜,看着小姑娘羞涩的面庞,只当她是开窍了,连忙把挑拣后的人选都一一摆在了顾瑾的面前。

其实这些人都不差,出身,才学,相貌,品性各个都是一等一的,毕竟是太后亲自考校出来的,莫说是做郡主的夫婿,就算驸马也是绰绰有余。

太后挨个点评了一番,末了还叹息地抚着小姑娘的发顶,遗憾道:“哀家养大的姑娘,就算是皇子龙孙也是堪配的,要是可以,哀家倒想把你指给一位皇子,这样也就不会离着哀家太远了。”

“只是皇家的纷争太多,以后是个什么光景都犹未可知,与你算不得良缘,还是该选个踏实可靠,又能一心一意对你的。”

第228章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31

顾瑾被说得心中酸酸涩涩的,像幼时那样,蜷起身子趴伏在了太后膝头,依恋道:“我也最舍不得娘娘了,您放心,就算我嫁出了宫,也定要时常回宫来看您,只要您不嫌我就好。”

太后被她哄得笑了:“多大个姑娘了,还这般会撒娇。”

手指点着画像推了推膝上的小姑娘,催促道:“快起来挑一挑。”

其实这些画像叫顾瑾看来都是一样的,因而无论太后指哪个,她都是应和地点头,要不是面上认真,太后都要怀疑小姑娘是在敷衍自己了。

就这样又一连点了好几个,太后终是没忍住,皱眉道:“这个也行,那个也可以,你这丫头倒是不挑,照你这么选,哀家干脆都不用问你了,直接给你指好了人选就得了,还省着麻烦。”

顾瑾想了想,还真就点头道:“也行,左右娘娘您阅人无数,看人的眼光比我好,也最疼我了,定会为我选个满盛京顶好的夫婿。不如就您帮我定下,我就安安心心的,擎等着嫁人好了。”

太后一噎,瞪眼道:“净说胡话,婚姻大事,怎能自己半点儿想法都没有,全凭哀家给你做主?这不成了盲婚哑嫁了么?”

顾瑾却觉理所当然:“可是闺阁女儿的亲事,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么?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无论嫁给了谁,我都会不辜负娘娘的教导,定会好好地相夫教子的,不说能有多么夫妻恩爱,只要我们相互敬重,相互扶持,总能做到举案齐眉,团圆和睦的。”

她深知,只要有太后护着,未来的夫婿就无论如何都不会亏待了她,而夫妻二人能相敬如宾的过一辈子,已经是大多女子求之不得的了。

太后彻底哽住,摇头叹道:“你这傻孩子,盲婚哑嫁却是大多数,但那也是受世俗所困,没得选,可你有哀家为你做主,又为何不选个真心喜欢的呢?”

“分明有这个机会,就该把握住才对。”

哪个都相不中叫太后发愁,哪个都行也一样叫太后发愁。虽说自己指下的亲事定然能保小姑娘一生顺遂,但有情和无情,过出来的必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日子。

顾瑾瞧出了太后的担忧,想了想后,指着案几上离自己最近的一幅画像,俏皮道:“娘娘若非要我自己选,那便是这个吧,我喜欢好颜色的,这人的相貌最好,是不是与我最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