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后宫荣华录 > 后宫荣华录 第72节

后宫荣华录 第72节(2 / 2)

“这孩子,真是会疼人。”太后满眼的慈爱,但说笑两句后,又隐隐有些精神不济。

太医进来为太后请了脉,只说静养两日便可恢复如初,随后便开了副补气凝神的方子告退了。

膳房送了碗暖胃的清粥来,顾瑾喂着太后吃了两口,这才道:“母后这病来的突然,太医还没查明白病因,陛下正下令暗中彻查,为防有人在寿康宫中动手脚,昨夜臣妾便自作主张将各宫的姐妹们都遣回去了,她们也正担忧着母后呢,可要传她们过来请安,见上一见?”

太后摆了摆手,懒得应付她们:“罢了,哀家还是更喜欢清静,可别叫她们过来了。”

“刚刚隐约听着你在外殿与人说话,除了哀家的病,昨夜里可还发生了什么事?”

顾瑾一顿,尽量心平气和道:“算不得大事……昨夜宫里多了些臣妾是否有孕的猜测,没想到今早宫人们洒扫的时候就在承远门下踩到一处蜡油,摔了一跤,臣妾身边的那几个就难免疑神疑鬼了些。”

她说的轻巧,却叫太后一惊,原本平和的面色瞬间冷沉:“蜡油?”

许是怒气上了头,顾瑾察觉到她握住自己的手都在颤抖,这刚刚醒来,可不好再动肝火,顾瑾连忙劝慰:“臣妾之所以跟您直说,是知道这事儿瞒不住您,可您若因此累了身体,可就叫臣妾心中难安了。”

太后勉强顺了气,道:“这事情比哀家的病更重要,且叫皇帝紧着这件事查,必要好好给你个交代,也顺便敲打敲打那些个心怀鬼胎的,免得后宫再是一片乌烟瘴气。”

顾瑾笑了笑,她也不是泥捏的性子,不管背后之人的目的如何,她都不会任人算计,自然是要查清楚的。

“母后放心,会查的,臣妾只是在想,大家既已有了猜测,这一胎……还要不要瞒着?”

第126章波澜(三更)

太后沉吟片刻,终归是开口道:“还是隐而不发罢,你有孕的的事一旦传开,就不单单是后宫里的震荡了,前朝也会横生波澜,能压一日是一日,不然啊……可有你烦心的。”

到时候所有人都齐齐盯着她的肚子,那压力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太后生怕顾瑾年纪太小,心机和城府比不得宫里的这一帮子人,便替她做主道:“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动的手,或许查到最后也是个谜,但你也不能擎等着别人来算计。”

“正好,借着哀家的病,传旨让她们都留在自己的宫里抄经吧,就说是为哀家祈福,等再过十几日,这胎满了三月,再都放出来。”

顾瑾:“……”

为太后抄经祈福,也算不得惩罚,说出去并无不妥,只是若真如此,整个后宫岂不是病了一个皇后,禁足了个徐修容,再加上个阖宫上下闭门抄经,太清净了些吧……

顾瑾知道太后的好意,但还是有些为难的把这话说了,太后也跟着一怔。

似乎还真是,自顾瑾进宫伊始,这陆陆续续的,还真把所有人都拘起来了。但也确实是她们自己作死啊!

若都肯安安分分的,自是不缺她们吃喝,宫里多少个宫妃养不起?但这一个个都心怀鬼胎,不关着,等真犯下大错,惹怒了皇帝,一杯毒酒断送了性命么?

太后在心中叹息,又想起了皇后来。

皇帝不让嘉宁公主进宫,却也没禁足,尚能在公主府自由出入,消息自然也能传进宫里。

她隔几日就会叫人往寿康宫递消息,言辞也从最开始的带着怨愤到逐渐平和,认错态度颇为恳切,字里行间,不难品出其中的悔意,倒像是真的知错了。

太后心疼这个孙女,原本的怒火消磨殆尽后,确实有些惦念着,她正想找个好时机,为皇后说两句好话,先将人放出来,但转眼就出了蜡油的事情,现在怕是她说破了天去,皇帝也不会同意了。

太后心思百转,看着在她榻前忙前忙后,真心实意地守着的顾瑾,嘴皮子动了动,终是将话都咽了回去。

没什么是比这肚子里的小皇孙更重要的,至于嘉宁……且先让她再好好反省一段日子吧。

……

承远门下的蜡油一事,正如太后所言,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什么关窍来,最后以内侍省的一个小黄门悬梁自尽而告终。

这宫里见不得天日的阴私太多,那小黄门是不是冤死的,仿佛也无人在意,终归是用命守住了一个秘密。皇帝因此动了怒,寻了由头将内侍省的几个掌事公公都给罚了一遍,连带着长公主那边都跟着不得消停。

这一日,顾瑾正倚在榻上绣着孩子的小肚兜,长公主就来了玉清宫。

她也是顾瑾这里的常客了,每每甚至连通报都不用便可长驱直入,顾瑾也是听见了殿前传来的请安声,这才知道是她来了。

“皇姐怎么来了?”

长公主笑吟吟道:“自是来看看你,怎的?不欢迎?”

她自然而然的走到顾瑾身旁坐下,看着她手中还未曾放下的绣棚,上面的莲瓣绣的精巧,线头更是平整细腻,手抚上去,一片细滑,想来日后穿在身上也不会擦疼了幼子娇嫩的皮肤。

“你这女红手艺当真是一绝。”长公主赞叹着:“倒叫我想起你当初送我的那张桌屏了,要是早知道陛下对你起了歪心,我就该将东西昧下,何至于平白便宜了他去?”

顾瑾也想起了摆放在勤政殿的桌屏,一同想起的,还有那日的荒唐事,虽也只荒唐了一回,但直到今日,仍旧印象深刻。每每去勤政殿时,她都对那张她曾躺过的御案不忍直视。

想着想着,顾瑾耳尖就跟着发烫,怕被长公主看出异样来,连忙道:“皇姐喜欢,我就再为您绣个更精致的,皇姐喜欢什么图样?”

“我可不敢劳动你。”

长公主笑道:“女红最伤眼睛,宫中有这么多绣娘在呢,给小皇子做衣裳的事儿还是别亲力亲为了,多歇歇才好。”

这其实不用长公主来提醒,但凡有皇帝在时,顾瑾都是没机会摸针线的,连那只他心心念念了许久的鸳鸯纹样的荷包都暂且压下不要了。顾瑾想要给孩子做个衣裳,都要趁着皇帝不在时偷偷摸摸的做,还要提前打点好宫里的耳报神,免得转头就在皇帝跟前露了底。

顾瑾索性将针线绣棚给收了起来,让宫人们送了些瓜果茶点进来:“皇姐来前,可去寿康宫看望过母后了?”

既是所有宫妃一起抄经祈福,顾瑾自然也不好例外,这几日都缩在玉清宫里养胎,反正后面的园子也够大,她常去转悠几圈,倒也不觉得闷,只是太后那边的情况没法亲眼瞧见,都是皇帝来回传的信。

长公主抿了口茶道:“去过了,母后已经康健了,现在行走如常,没什么不好的。”

“迟迟没说病愈,估摸着是想再清静几天呢。”

顾瑾放下心来,就听长公主转而道:“倒是陛下,这些日子可真是太能折腾了,原本暂且留用的人被他处置了一批又一批,我这一时也补不上来,又临近年关的,事务繁杂,可是把我忙的脚不沾地了。”

为着顾瑾的安全,皇帝一改之前的怀柔之策,但凡有异心的,都处理了个遍,但也真是苦了长公主了,皇帝掀起的风浪,却要她想法子来平,一番折腾下来,任是铁打的身子都熬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