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这才放心地去上工了。
李爱华没有出去,这次不但有她,还有十岁的妹妹李爱和,两个都乖乖地坐在缝纫机边上当监工。
姐妹两个像是爱读书的优等生,只坐着专心地看,话都不说一句。徐绵绵被盯的机器都摇不快。
一下午时间,也就做了一件衬衣,把中山装都包上边。
她把衬衣烫好,姐妹俩就开始围着衬衣观察,“姐,绵绵姐做的这衣裳,看着比供销社做的都好。”
“那当然了,绵绵姐可是京城来的人,咱们这里卖的都是城里人不愿意买的。你看绵绵姐穿的衣裳,供销社从来就没见过。”
这误会可就大了,徐绵绵赶紧摆手否认,“哪里哪里,我就是为了省点钱才没在这里买衣裳的。”
“就是好!”李爱和比李爱华活泼一些,她坚持自己的观点。
李爱华也在边上点头,“就是好!咱们供销社的衣裳线没这么扎实,有时候还是歪的,还没有我娘手缝的直……”
徐绵绵一边坐着常言成的衣裳,一边教李爱华姐妹俩做。
等衣服全做好,他们定下结婚的日子也到了。
这里结婚的习俗是一大早新郎就到新娘家里接亲,中午在新郎家里吃完宴结束。
徐绵绵一大早起来换好衣裳,化妆都不要想了,现在一切以简朴为主。徐绵绵连眉毛都没敢修,只把头发好好挽了下,就这样还是接收了一个又一个惊艳的眼神。
方晴一大早就起来帮忙,看着徐绵绵拾掇自己,全程星星眼追随。
同样星星眼的还有李爱华和李爱和这两个小迷妹。
她们这边收拾妥当,刘云霞就拿着红宝书念口号,屋子里的人都跟着念。念完刘云霞还是拿起梳子,在徐绵绵做好的发型上面象征地梳了几下,嘴里囔囔:“一梳梳到底……”
等她忙活完,徐绵绵小声问,“刘婶,我们这情况……不是说不能搞仪式吗?”
刘云霞轻轻拍拍她的手,“小常爹平反了,昨天才得到通知。你们这是双喜临门!”
很快外面传来新郎接亲的动静,刘云霞带着小姑娘们往门口走,只有赵晓梅,一脸纠结地拉了拉徐绵绵。
“这是我准备的新婚礼物……祝你新婚愉快,白头到老。”
徐绵绵收下她给的枕巾,笑眯眯地回道:“谢谢!也祝你心想事成,前程似锦。”
第46章年代小甜饼(18)
常言成不怕热穿了全套的中山装,左边口袋里面还别了根钢笔。徐绵绵这边看过去,妥妥的一个五四进步青年。
屋里的女孩子们都看红了脸,包括徐绵绵,笑眯眯的盯着常言成傻笑。
刘云霞看得牙酸,赶紧过去按着徐绵绵脖子。“头低下去傻笑,哪有这样当的新娘子!”
跟着常言成过来的男知青也是第一时间就去看徐绵绵,眼尖的看到徐绵绵脸了,稍微后面迟一步的就只看到了徐绵绵的头顶。
常言成走到徐绵绵身边背了一遍红语录,刘云霞这才把徐绵绵的手放到常言成手心里。
叮嘱两人几句吉祥话,就示意他们可以去新房子了。
两个人手拉手一起往外面走去。
刚出了知青点的大门,不知道谁忍不住说了句:“拷!”
男知青里面有好几个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尤其是唐敬东,站在门口脸黑的跟被抢了新娘一样。
知青们送的礼物,都由大队长安排的人抬着跟在他们后面。
婚礼准备的仓促,徐绵绵只给帮忙的人一人塞了五毛钱红封。
拿到钱的人都乐开花了。
就这么点儿路,拎那点东西,对于干惯了农活的人来说,跟空手差不了多少。
说两句吉祥话,就白白得五毛钱,这钱跟天上掉的一样。
徐绵绵不差钱,连同来的李爱共这样的小孩子都给封了同样多的红包。
刘云霞知道后直接把红包没收要还给徐绵绵。“一家人给一个就行了,哪能见人就撒!”
“婶子,我这办喜事讨好彩头呢,哪里有把散出去的红包收起来的。”
大喜的日子,刘云霞也不好多说,轻轻戳了戳她额头。
“行!你道理多,这钱婶子给你记着了啊!等你将来有了,再给你封个厚的!”
徐绵绵不是这个年代的人,没有那么害羞。而且她的任务又是带崽子任务。当下就厚着脸皮感谢。
“那就借刘婶吉言啦!”
刘云霞忍不住又戳了她一下,“啥话都接,不知羞!”
——
常言成安排的新婚餐全是徐绵绵爱吃的菜。
酸辣口的糖醋鱼,香辣螺丝,尖椒小炒鸡,酸辣土豆丝,凉拌豆皮,蒜蓉茄子,连汤都是酸辣汤……
徐绵绵看着自己爱吃的凉拌菜发愁,这么多大蒜吃下去,晚上洞房还能亲的下去吗?
这可是她人生第一次咧!
徐绵绵哀怨地看了常言成一眼。
“怎么了?”
“没什么。”
算了!不能跟直男计较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