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女装大佬被迫揣崽 > 第31章

第31章(1 / 2)

江颂眯起眼,思绪不由得飘远。

小时候,他最怕那些陡峭的山路。山坡下是深不见底的沟壑,他总觉得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脚滑,滚下去摔个粉身碎骨。

每逢下山,他总是缠着江奶奶,撒娇耍赖让她背自己。江奶奶心善,见他没了爹娘可怜,便把他捡回家养着,平日里总是宠着他,依着他胡闹。

她总是在天还没亮、鸡都没打鸣时就爬起来,点着煤油灯熬一锅稀粥,粥里扔几块红薯。江颂会在粥的清香中醒来,吃完早饭,江奶奶便牵着他的手,瘦小的身子佝偻着,步子却稳,一路哼着不成调的老歌,送他下山,到八公里外的镇上小学。

那时候他不懂事,不知道害臊,还是老师看不下去,把他叫到一边,皱着眉说:

“你奶奶都那么大岁数了,腿脚都不利索,还让她送你上学,羞不羞?”

他愣住,第一次觉得脸烫。

再后来,他再没让江奶奶背过,自己咬着牙走那条山路。可江奶奶还是会跟在他身后,拄着根棍子,远远地看着他,生怕他出事。

如今,江奶奶已经去世五年了,他出来后,也再没回过那个山村。

车窗外的林木飞快后退,江颂靠着玻璃,眼神有些空茫。

耳边似乎还能听见江奶奶喊他起床的声音,低哑却温柔,像山间的风,吹过就不见了。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手指无意识地在窗沿上划了划,心里泛起一阵说不清的酸涩。

这条进山的路实在是弯又长,长到一旁的卫洛已经传来了轻微的鼾声,长到江颂再也撑不住疲惫的眼皮。

等他再次睁眼,车已经停了下来。

阳光从车窗斜洒进来,刺得江颂眯了眯眼。他揉揉脖子,朝外一看,才发现他们已经到了接下来二十天要住的地方:

在白岭村村口的一个小院子。

院子四周是村民们辛苦耕种的田地,黄绿相间的稻苗在风中微微摇晃,空气里混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江颂推开车门下了车,拖着行李箱往院子里走,鞋底踩在土路上,扬起一阵细小的灰尘。卫洛跟在他后面,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哈欠。

他们将要住的房子是栋三层的自建房。

外墙虽然刷了白漆,但有些地方已经斑驳脱落,露出灰扑扑的水泥底色。一楼是客厅和厨房,角落里还有个小房间,堆着各种农具;二楼分出三个卧室,每间都带独立卫生间;三楼则是晾衣服的阳台,旁边搭了个阳光房,摆着几把藤编躺椅,倒是透着几分闲适。

江颂拖着箱子进了屋,草草扫了一眼布局。节目组已经提前收拾过卧室,每间都贴了嘉宾的名字。

他和卫洛被分到同一间,房间不大,一张双人床占去大半空间,靠墙有个简易衣柜,门上还贴着张褪色的风景画。

收拾完卧室,两人下楼开始整理客厅和厨房。

相比二楼还算现代的卧室,这里的景象像是被时代甩在了后面:

客厅的墙面是未经粉刷的水泥色,坑坑洼洼。桌子是用粗糙门板拼成的,配了几条长条凳,像是村民们用了几十年的老物件了。

路过灶台时江颂顺手从台面上用手指抹了一把,顿时嫌弃地“啧”了一声。

身后的卫洛更是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们吃饭的地方?”他瞪大了眼睛,“这种地方能住人?”

江颂回头看他一眼:“怎么不能住。”

我小时候就是住这种地方的。他在心里说。

记忆里,山村的老屋也是这样,只是没有这房子高,没有这房子宽敞,也没有这房子新。

灶台旁的灰尘厚得能用手指抹一把在地上写字,柴火烧起来呛得人睁不开眼,江奶奶却总能笑眯眯地从中端出一日三餐来,构成了他童年里最美味的记忆。

江颂摇了摇头,把回忆甩开,抓起一块皱巴巴的抹布,走到水桶边打湿,开始擦桌子。

卫洛站在原地,见他这样,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我靠,这么卷!他在心里暗骂。

居然不说废话直接开干。江颂这家伙,有备而来啊!

他不禁回想起接下这节目前,经纪人三令五申地同他强调,这一类综艺,最忌讳的就是干活时推三阻四,嘴比行动厉害。

所以拿到节目组的首日活动单时,他一眼就看出搞卫生是第一个坎。要是自己一脸不乐意,网友指不定怎么喷。卫洛早打定主意,哪怕心里再嫌弃这破地方,也得装出勤快的模样。

可理论知识再扎实,面对这灰头土脸的环境,他还是傻了眼——灶台上的油渍像画地图似的,桌子边缘还有一圈黑乎乎的污痕,空气里混着潮湿和柴灰的怪味。

他刚想多抱怨两句,江颂却已经一声不吭地干上了,把他剩下的话生生噎回嗓子眼。

以己度人一下,他觉得江颂和自己拿的是同一套“综艺生存指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靠主动干活来赢得观众的好感。

没想到被江颂抢占了先机,卫洛赶紧也有学有样地拿了块块抹布行动起来。作为弥补,他还准备说两句,向将来视频前的观众们强调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