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话说到这份上,赵景清颔首,“那请他来吧。”
人请来了,得负责吃住,索性现在屋子多,且都空着,来了有地方住。
袁牧道:“那我下午送货完,去问问他。”
张兴家住张家村,离乐明村不远,驾驴车一炷香的功夫就到。林翠娥道:“我和你一道回去,好些天没回去看你爹了,他一个人不知道收拾的利索不。”
袁星道:“我也要回去。”
既然都要回去,赵景清也不例外。
袁牧去送货期间,赵景清将明儿要做的豆子泡上,三人合力将东厢最后头那间屋子收拾出来,铺上凉席挂上蚊帐。
等袁牧回来,四人回乐明村。
驴车驶入乐明村,地里劳作的人瞧见林翠娥,不少都放下锄头和她闲话攀谈,羡慕的有之,酸的亦有之。
地里刨食风吹日晒,从年头忙活到年尾,收成好还行,收成不好图个温饱都难,从前袁家日子过得好,但也就那样,都一个村的谁不知道谁。现在新娶个夫郞,生意做到镇子上,铺子都有了,钱可没少赚。地里的活计也没放下,袁老二是个种地的好把式,地种得也好。
啥都没耽误。
驴车摇摇晃晃驶入袁家,袁老二听人说妻儿回来了,急急忙忙回来,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
“咋回来了?”袁老二往檐下放锄头。
林翠娥直瞪他,“会不会说话,回来看你不成?”
袁老二:“……”
真是熟悉的感觉,袁老二闭嘴当鹌鹑。
赵景清将带回来的肉放进厨房,出来将给袁老二带的烟丝拿给他,现在赚了钱,买的烟丝从二十文一两变作三十文一两、四十文一两,一种变两种、三种。
赵景清道:“爹,你试试哪个味道好,下次多买点。”
“成。”袁老二就好这一口,挨个打开嗅闻,又给包回去,挑了一根烟丝裹起来。
林翠娥扫了两眼,没念叨他,等他高兴过这劲儿再说。
袁牧喝水休息了会儿,打声招呼,就驾驴车离开,去张家村找张兴去。
时间尚早,赵景清去看鸡圈里的鸡,下午大太阳热得慌,鸡躲在阴凉处,鸡圈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赵景清又去看猪圈,年初抓的小猪崽长大,瞧着约摸有八九十斤,可招人喜欢。
菜园子里菜也长得好,绿油油的,赵景清进厨房拿菜篓子,寻思着摘些晚上吃,还能带去小罗湾,省着买菜了。
袁星也跟了出来,一起摘菜。
番茄、黄瓜、缸豆、茄子、藤藤菜……这样一点,那样一点,加起来有两菜篓子。
袁星洗了两番茄,递给赵景清一个,自己捧着另一个啃得正香,“还是爹种的好吃。”
这还能分出来,赵景清惊奇,品尝完一个,觉得可能……或许是要好吃一点,翻沙多,做番茄炒鸡蛋肯定好吃。
赵景清和袁星将晚上要用的菜洗好,放簸箕里沥水。
那厢,林翠娥叫袁老二回屋,取出一张银票夹在手里晃悠,是十两。
“瞧,景清结账后给咱们分的。”林翠娥笑眯眯道,笑得合不拢嘴角。
袁老二道:“景清这孩子,咋还给分那么多?他给你就收着?”
前边在家里做豆腐,他们帮忙干活,景清分三成钱给他们,拿着还能说得过去。现在他请了长工,翠娥和星儿去帮忙,也不用出太多力,咋还给分那么多?
林翠娥道:“景清自个给分的,他说上个月赚了快六十两,他主意正着呢,我说不收,他可不同意。”
袁老二意外,“赚恁多?”
“是啊,现在生意又做宽了,这个月能赚更多。”林翠娥道,取出放钱的木箱子,将银票放里头。
她将钱清点一遍,整的有四十七两,零零散散的铜板还有两百多文,大头都是做豆腐,景清给的分成。
袁老二瞧着钱,心里也开心,景清是个稳重有成算的,一步步来,户籍能从商籍转成民籍,之前那点担忧散去。
瞧时辰差不多,可以做晚饭了,林翠娥把装钱的木箱子收好,推门出去,厨房里菜已经备好,林翠娥忙活开来。
袁牧回来了,“兴子答应了,等咱们出发,顺道去将他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