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亲家公送东西,今儿家里太忙,景清走不开,我想着先把年礼送来。前面景清回门,亲家就念叨说想吃他做的豆腐,这不特意做了一锅,给他送点来。”袁老二特意道,豆腐不贵重,但孝心可贵。
攀谈的人感慨,“还是亲的孝顺,惦记着亲爹。”
袁老二顺着应承,快步走到赵家,敲响赵家大门。
亲家上门,免不得热烈招待,赵四要留袁老二吃饭,袁老二道:“今儿就免了,我女儿女婿回来,我可不能缺席。”
赵四又好一番客气,再次盛情邀请,袁老二再次拒绝,如此几番,袁老二才得以脱身。
走出赵家大门,袁老二把遮布折起来,露出空荡荡的菜篮子。
袁老二抬眼看眼天色,时辰不早了,还得给周家送年礼,不快些赶不及回家吃饭。
按照景清说的位置,袁老二找到周家,敲响大门。
来开门的是个书生气的小郎君,袁老二问:“你是周茂之吗?”
周茂之点头,“我是。”
袁老二说明来意,将年礼交给他。周茂之邀他进屋坐会儿喝茶,袁老二婉言谢绝,提着空篮子快步离开。
许常英在厨房里忙活,听见外边的动静,探出头来问,“谁啊?”
“景清哥的公爹,来给咱们送年礼。”周茂之道,方才东西收在簸箕里,他将簸箕端进厨房,“他急着走,也不进来坐会儿。”
许常英擦干手凑上前看,两节香肠,一块巴掌大小的腌肉,两块老豆腐,两块嫩豆腐,还有六个鸡蛋。
这年礼送的,一瞧就是舍了本,许常英惊讶,“景清咋给咱送恁多,这也太多了。”
完了又不免担忧,景清他婆婆知道吗,给他们送恁多东西,她会不会对景清有意见?许常英年轻时受过婆母的苦,不免多想了些。虽听说他婆母人好,可万一呢,也不知道人心里咋想的。
“他公爹人应该没走远,把人叫住,可不能收。”许常英急道,大步打开门追出去,哪还看得到人影。
许常英只得返回来,面露忧色。
“阿爹,咱也给袁家准备一份年礼,得空了给送过去。”周茂之想了想道,“景清哥嫁到袁家,咱们有来有往处着,能多一门亲戚,也可以给景清哥撑腰。”
“成。”许常英面上忧色一扫而空,打趣儿子道,“哟,你还当上景清娘家人了。袁牧那个头,你想咋给景清撑腰?”
周茂之眉头拧紧,打是打不过,他思虑好一会儿,正色道:“我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当大官。”
“有志气!”许常英笑问,“那你当官了,咋帮你景清哥?”
“袁大哥对景清哥不好,就让他去修路,搬石头。”周茂之说得自己都忍不住笑。
许常英乐不可支,周茂之适时道:“阿爹,我想吃香煎豆腐。”
“好。”许常英挑一块老豆腐出来,反应过来,“你这孩子,搁这儿等着我呢?”
周茂之笑而不言,坐到灶膛前烧火。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阿爹,我年前瞧见裴秀才了。”
许常英低头切豆腐,顺嘴问:“啥时候?”
“就二十九,赵景明回来那天。”周茂之回忆道,“我去买墨,撞见他和黄宁从酒楼出来。”
“黄宁?”许常英放下菜刀,黄宁可不是啥好人,许常英不太相信,“他们混到一起了?”
-----------------------
作者有话说:裴西安的真面目要慢慢揭开啦~[吃瓜]
感谢读者宝宝们支持,这章依然有小红包放送~[加油]
第24章
黄宁此人有的说道,他是镇上黄员外家的公子,在山阳镇算是顶富裕的人家。
黄员外一介粗人,肚子里没二两墨水,寄希望于黄宁读书考学光宗耀祖。
于是,黄宁三岁开蒙,五岁入学堂,一路请来十里八乡的名师教学。然而他实在不是读书那块料,十二岁参考童生试,县试三年未过,第四年才堪堪合格。而后三年府试,不得寸进。
可险没给黄员外气出好歹来。
就在前年,黄宁好似忽然开窍,如有神助,通过三川书院考核,进入书院读书。
黄员外直呼祖坟冒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