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连忙上来哄:“好了,好了!师叔他老人家功夫那么高,还能飞檐走壁,哪是那么容易就被吃掉的。他一跳起来,就连鸟都飞不过他!”
说着,郝仁向天空一指:“你看,那个被白雾笼罩的山头没有?”
宣萱点头:“看到了。”
“那里就是黄花观!师叔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都没事,你说什么样的动物能吃得了他?”
“那你说我师叔去哪儿了?”
“这个一时说不清!我只能说,师叔肯定不会死。如果真有什么不测,这里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的。比如血滴、碎衣服、断手断脚什么的!”
“哎呀,别说了,好瘆人的!”宣萱也是个有些手段的人,但是在情郎面前,就不自觉变成小女人。
“你上次说,前几年有几个日本人来这里,初八那天晚上,他们又来这里。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这里发现了什么秘密。可是,我们转了一圈,什么也没有发现啊!日本人寻找的难道也是这里没有动物的秘密吗?”
“我想,我师叔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可是,他不熟悉这里的法律和人情世故,万一把发现了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就麻烦了!哥哥,你回去就找刘哥问问,看看师叔是不是被警察抓起来了!”
“行,行,我回去就找刘哥打听。好了,我们走吧!”墨玉的事怎么能让刘少泽知道?郝仁胡乱安慰了一下,就拉着宣萱的手就往来时的入口走去。
二人从“龙须沟”出来,下山回到他们停车的地方。小酒馆的老板娘看到他们,就笑盈盈地迎了出来:“爬山累了吧,来吃点野味,歇歇再回家!”
第二百二十三章人头会
宣萱的车在人家门前停了小半天,人家都不要看车费,如果不在人家的饭店里吃点,真说不过去。郝仁就进去点了四个菜,要了一碗自家酿造的高粱酒。
“现在天气还冷,你们清明过后再来。那时候天气暖了,山上的树啊、草啊的都放青了,那景色就好看了!”老板娘一边上菜,一边说道。
“行,到时候我们的车还放在你这里!”喝了一口酒,说道。
“卧龙山有三个山头,东边的龙头,中间的龙腰,西边的龙尾。”老板娘对卧龙山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龙头上有黄花观,龙腰上有龙王庙,龙尾上有烈士墓,你们去哪里玩的?”
郝仁答道:“我们哪也没去,只去‘龙须沟’里遛了一圈!”
老板娘面色一变:“你们去那个深谷里了?”
郝仁其实就想向老板娘打听那个深谷的秘密,只是没有主动说出来,而是让她提出来。现在她面色一变,郝仁就知道那里有秘密。
“是的,里面一点也不好玩!”郝仁淡淡地说。
“小伙子、小大姐,听婶子一句话,以后可别去那里了!”老板娘语重心长地说。
“为什么?”宣萱问道。
“那里晦气!”老板娘似乎不愿意多说一个字。
郝仁拿出二百块钱,指着老板娘刚才给他倒酒的那个瓷坛:“那个酒不错,待会儿都给我带着!”
“不值那么多的,你给五十就行!”老板娘很厚道。
“这酒对我的胃口,我说值就值!”郝仁笑着说道,声音不容置疑。
“好吧!我给你包好,等你吃好,带在车上!”
“不急,先跟我说说那个晦气的事!”
老板娘犹豫了一下:“那里是埋人头的地方!”
“埋人头?谁的头?说细点!”郝仁问道。
老板娘整理了一下思绪:“听老辈人说,当年日本人在卧龙山搞了个什么人头会,好像是做法事,大概就是在你今天去的地方。解放后,有人偶尔去那里采药,还能经常看到人头。我们都觉得晦气,所以从来不去。”
郝仁点了点头:“谢谢婶子!”
郝仁和宣萱临走时,老板娘还跟出来叮嘱:“以后可别去了啊,也别跟人说这事!”
宣萱发动车子,开出小镇,才问郝仁:“人头会是怎么回事?”
郝仁是土生土长的龙城人,也只是听说过人头会这个说法,至于细节,不光是他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于是他就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宣萱:“民国二十六年,日本人攻进龙城,杀人无数。他们卧龙山中搞了一个人头会,据说是人头都堆成了梯形台。有人说人头会的地点在黄花观,也有人说不是。确切地点,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
宣萱置疑道:“不会吧,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没有研究。有关部门也会支持的!”
郝仁说道:“有人研究,但是研究的人很快就会遭遇不测。时间久了,谁还会再研究这事!不过,我猜测,人头会的地点应该就在刚才我们去的地方!”
“怪不得那个大婶说,让我们以后别再去了呢!”宣萱说道,“你说,我们都去过那地方了,会不会也能遭遇不测?”
郝仁傲然道:“我们都有先天境界的修为,再加上我的丹田有息壤,神来杀神,佛来杀佛!”
宣萱看着郝仁一副牛逼冲天的样子,倒是有点入迷:“哥哥吹起牛来,真的好帅哦!”
郝仁接着吹:“你以后每天跟着我,我保你一辈子平安无事!当然了,要跟在我身边,睡觉也要在一个房间里!”
为了安全行车,宣萱不再看他,却拿话刺激他:“那要是寒烟姐姐也有了危险,你是不是也要和她住一个房间?”
郝仁厚着脸皮:“如果你们都愿意,我就不介意!”
“想得美!”宣萱左手握着方向盘,腾出右手“狠狠”地打了郝仁一拳。
郝仁则哈哈大笑。猥琐吊丝男把犯贱当成是一种享受。
“日本人搞人头会,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宣萱问道。
郝仁沉思了一会说道:“刚才那个大婶说,有老辈人看到了,好像是搞一种法事。日本人武士道思想比较深厚,他做的法事很有可能与此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