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若特竟无言以对。
两人走过栈道,来到了龙门石窟的万佛洞里,见佛洞里有许多损毁严重的佛像,贝尔丹直叹息:“真可惜,要不是唐朝皇帝李炎的灭佛运动,拆毁佛寺,还俗僧尼,毁坏了这里大量的佛像,继续发展下去这里不止上万尊佛像。”
凯若特见虽然有些佛像遭到损毁,并没有影响整个洞窟的金碧辉煌。洞窟中万佛聚集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他说:“如果没有灭佛运动,你们的阴谋也许成功了。”
“万众向佛是好事,我不认为是阴谋。”贝尔丹反驳道,“我们在解救众生。”
“既然你们要解救众生,就不要锁住地球人的脑能力,设定他们的基因密码。”凯若特一针见血地说,“实际上你们就是不想让地球人发展,害怕他们超越你们。你们所谈的佛,就是一种虚伪的表现。与其说解救他们,不如说你们在控制他们。”
丹姑娘有点生气了:“我不与你争论,我是真诚地想帮助他们,你却在这里诋毁我所做的一切。等到你听了我给他们讲经送道时,你再发表你的谬论。”
“好,好,你先别生气……”凯若特不敢在与她深入探讨下去了,“地球人的杀戮太重,需要佛法化解他们心中的戾气。”
“我是站在地球人一边的。”贝尔丹说,“可惜以我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救地球人。我希望你能加入。”
“我能做什么?”
“嗯……至少现在你可以教他们功夫。让他们强身健体,通过修练上乘内功逐步打通他们大脑的经脉,解开控制他们脑能力中的无形的锁。我不希望地球人永远都是处在智人们之下。”
“难怪你把摩羯星人最上乘的《贝尔心法》秘籍交给他们,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帮助这个星球的事,我一定全力支持你,不会让你失望的。”凯若特摸了摸她的头,又说,“你早就该给我说了,至少可以为你分担一些工作。”
“我做的这些事情不想让太爷爷知道,”贝尔丹告诉他,“这是太爷爷绝对不允许的……所以我从未张扬过,总是一个人悄悄地到地球上面来,然后暗自地走。地球人没有一人不知道我姓甚名谁,都把我称为观音菩萨,我只好默认了。”
在贝尔丹的带领下,凯若特继续参观了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和皇公窟、慈香窟等,大半天的时间全耗在了龙门石窟里了。
贝尔丹一直兴致不减地滔滔不绝地向凯若特讲述石窟中一些佛像的来历,不知不觉地已近黄昏,最后两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门山石窟,向洛阳城里走去。
因为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他们不愿意腾云驾雾在空中飞行,害怕被地球人误以为神仙驾到引起洛阳城人轰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们微微动用体内能量,略带点轻功在山间的小路上疾驰着。
天已经完全黑了,贝尔丹戴着斗笠面部挡住一层黑纱,以此避免以真面目示人,而凯若特也在入城时进行了易容化妆,他们服装也全部换掉,一身黑衣利落,两人就像一对行走江湖的大侠。
为了第二天到白马寺方便,他们选择东门靠近洛水边的雒温客栈住下了。
落脚之后,贝尔丹和凯若特便出门觅食去。他们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饥肠辘辘的,将就在客栈附近的一家僻静的小餐馆点了一人一大碗浆面条。
两人正吃着,一大队官兵堵在门口,两个士兵闯了进来,他们觉得他们两人的穿着打扮十分可疑,专门到小餐馆里来盘查的。
傲慢的士兵严厉喝斥道:
“你们是什么人?已经宵禁了,你们还敢擅自出来吃宵夜。”
凯若特头也不抬地回答:“吃个宵夜还犯法?这是哪个朝代的规矩?”
他边说边吃着他的浆面条。
士兵第一次遇到敢顶嘴,而且还继续吃他的东西,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的“刁民”。
一个士兵恶狠狠地嚷道:“我看你活得不耐烦了!”说着,就上前去想揪住他,给他一个下马威。可,这不知好歹的兵士还没有走近凯若特身边,就被其用手掌轻轻一扫,顿时被撂倒在地。另一个士兵见状想上前帮忙,却被丹姑娘在傍边轻轻一点,站在那里不动了。
领头的士官见状,吓得连忙让他的士兵纷纷后退。他们把小餐馆包围着,却没人敢上前缉拿,只是叫人赶紧报信,请求增援。
两人慢慢地把浆面条吃完后,起身准备离开,这时,一个手拿方天戟的将军出现,拦在了他们的面前。
凯若特认识这位曾经与小丽交过手的将军,确实有些功夫,但也绝不是他的对手——他正欲动手,却被贝尔丹挥手制止了……
第217回白马寺
眼看一场大战就要开始,只见贝尔丹从腰间拿出一块牌子,在将军面前一晃,将军一见牌子马上下跪,双手抱拳行礼说:“不知大仙降临,有失远迎。”
众士兵见状也纷纷下跪。
“起来吧,不知者无罪。”贝尔丹说,“本大仙这次是奉天庭玉帝之命到地球暗访,不便打扰各位,烦请回去请转告你们的皇上,改天再来专程拜访他。”
说完,为了营造效果似的,她和凯若特便“嗖”地一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把在场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两人返回雒温客栈已是深夜子时。
在客栈的房间里,凯若特好奇地问:“你在小餐馆里给羽林军郝将军究竟出示了什么牌子,一下子把他震慑住了?”
“这是前朝皇帝专门赐给传道大仙进出皇宫的令牌。我的令牌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连当今皇帝也要避让三分。更何况这位郝将军的武功是在白马寺里学的,他的师父是我的徒儿,就是这层关系,他也会对我顶礼膜拜。”
这时白马寺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天开始了。
凯若特说:“还有两天你就要到白马寺传经送道,你不好好准备一下。”
“没有必要准备,佛法早已在我心中。”丹姑娘说,“我们折腾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剩下的两天的时间,我可以陪你尽情地游览洛阳城。”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吃了早饭,贝尔丹却把昨晚的承诺放到了脑后,没有带凯若特到洛阳城里游览,而是直奔白马寺。
这白马寺离洛阳城不远,不用雇马车,他们半个时辰就走到了白马寺山门前。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一抬头便望见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整个寺庙布局规整,红墙青瓦,风格古朴。寺大门外为广场、有放生池、石拱桥,左右两侧为绿地。整个寺庙坐南朝北,为一长形院落,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
他们缓缓走进白马寺内。两个大香炉傲然立在天王殿前,虔诚的香客和慕名而来的游人如织,香火缭绕。大殿内传来和尚阵阵敲打木鱼的声音。他们没有进入大殿,而是默默地沿着一条小路朝北走,转过几个角,来到了位于院落后面的清凉台。
清凉台位于寺院后部,是一座高台建筑,被称为“空中庭院”。白马寺最后的一个大殿毗卢殿就在清凉台内,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清凉台的中心建筑,四周还有配殿、门楼、放生池、甘露井、廊房等。两侧的配殿为摄摩腾殿和竺法兰殿,殿内有二位高僧的塑像。
凯若特说:“我听洛阳人传说这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
“这个传说一点不假,”贝尔丹转而问,“不过,你想过没有,佛教的发源地是哪里?这些经书的真正的发源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