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校长是因为什么原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突然就从连宫野明美的资料放在哪里都不记得,到能拿出所有资料,我妻纱由里都非常感激他。
这样她就可以把调查重点放在两位拆弹警察的事情上了。
不知道假装他们血缘超~远的远房亲戚可行不可行……不对,考入警校的话,好像一开始就会进行背景调查?
名柯世界的日本警校和现实世界的中国警校不同,考入日本警校几乎等同于入职警察,是一种入职前的职业技能培训。
而现实世界,中国警校则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学历教育型的大学。虽然绝大部分毕业生入职警察体系,似乎与入职前培训并无二致,但它可是能够提供学位证书的。
既然意向是成为警察,那么接受背景调查就是必然程序,总不能让不知底细的人来保护民众。
而在背景调查中从未出现过的“家属”是什么人,就值得怀疑了。
何况现在这个时间,萩原研二已经殉职了3年之久,远房亲戚这么久才接到信息,也不是什么保持着联系的亲属了。而松田阵平和萩原研二从小生活在一起,恐怕对萩原家的亲戚也有所了解。
不好随便给自己安身份啊。
走出帝丹小学还很开心的我妻纱由里,回到家中的时候就又是一脸沉思的模样了。
在日本社会严重的从众心理和不愿担负(企业转型)责任的心态下,这个1964年就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依然有着大量的纸媒阅读者。几乎有一半国民依然每天阅读报纸,这使得纸媒相关产业保留得相对完好。
比如我妻纱由里在回家路上光顾的古本屋1,就依然保留着大量的旧报纸。专营旧报纸的店铺自然是以有重要收藏价值、完整度高的报纸为贵,而有缺页或普通日报则相对便宜。
女孩每次经过这里都会想一次“有空要把那几天的报纸买下来研究一下”,结果一直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进店购买。这一次,比心理预期提前完成的调查工作,终于让她心情很好地踏入了其中。
可惜,这种好心情没能维持太久。
在三年前11月7日及之后几天的报纸中,关于浅井别墅区的爆炸专题报道竟然大都语焉不详。先不说具体爆炸范围、爆炸程度和损失情况,我妻纱由里最关心的伤亡人员情况都只有一个总数。
不过,既然浅井别墅区发生过爆炸,就说明事情走向正沿着原作剧情发展,萩原研二的殉职已成定局。
尽管明白自己穿越来的时间是事情发生之后的节点,不可能救回在那之前已经去世的人,我妻纱由里的心情依然难以避免地沉了下去。
【这不就和古早名柯同人总是没法救到萩原研二一样了吗……】
“警校五人组”的概念是从安室透这个角色大火起来之后才后补上的,以至于很多角色在早期根本就是昙花一现。像萩原研二的名字和角色形象都是在动画中补全的,那时候只知道他与松田阵平的关系不错。如果没有警校篇特意补充了他们五人之间的关系,谁又能看得出他们其实是关系很不错的同期好友呢?
《名柯》本就是每集都会增加不少新角色的单元剧形式,以主线贯穿全局,出场少的角色不太容易被观众注意到。这也导致了“萩原研二”这个在后期才表明了身份、殉职时间又相对较早的角色只能以死亡的状态保持下去。
“还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转机的……”我妻纱由里喃喃自语,心中不甘。
毕竟是诸伏景光难得的好友,如果有可能,身为女友也好,身为他的“推”也罢,总是希望他和他的好友都能存活下来。
“什么转机?”
心里在想着诸伏景光的事,子安亮的声音就突然在耳边响起,我妻纱由里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毫无准备,被吓得手一抖,手中的报纸应声而落。
“抱歉……吓到你了吗?”子安亮边说边将落地的东西捡了起来,自然而然地看到了报纸上的大致信息。
作为普通人乍一看到报纸或许会被大量的信息冲击,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起。可作为公安,还是作为执行卧底任务的公安,快速收集情报、总结并分析正是其基本操作。
他只是瞟了一眼,就从中读取到了三年前的11月7日这个信息,而后看到了边角略有些褶皱的《浅井别墅区爆炸案》专栏的跟踪报道。
都已经看见了,如果有疑惑不及时问,就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子安亮奇怪地问道:“这么旧的报纸,都泛黄了,还拿回来做什么?你所在的这个小区,明天就是丢弃可燃垃圾的日子了吧?”
说着,将报纸小心地送回我妻纱由里的手中。
在日本,想要扔垃圾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好垃圾分类,然后在指定日期指定时间将垃圾扔到指定地点。对于空间相对拮据的年轻人来说,往家里带旧报纸可不是明智的行为。
旧报纸通常情况只有往外扔的份。
“啊,这个……我有点儿在意的事情,所以买了一些旧报纸回来调查一下。”
“哎?新闻的话网络上调查就好了吧。”
子安亮的问题紧追不舍,我妻纱由里的心思在心中百转千回,最后只复杂地看了男朋友一眼,佯装生气道:“当然是因为查不到所以才买旧报纸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