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止一次听到谢昭华在梦里哭诉,她知道自己不能是皇帝,但又好像不愿意清楚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皇帝。这是她的心结,是她一辈子的梦魇。
赵逢黎知道谢昭华对皇位有很深的执念,但是谢玹执政太过于狠辣,若谢昭华真的怀揣着这样的心思回到玄都,那谢玹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所以这些年赵逢黎总会照顾着谢昭华的心思,谢昭华想要什么他便双手为谢昭华奉上,除了谢昭华心心念念的皇位。
终于谢玹死了。谢昭华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她带了一众侍卫仆从拿着太宗皇帝金令就回了玄都。谢昭华在玄都为赵音仁的皇后之位费尽心思时,赵逢黎无时不刻都在提心吊胆。他真的想去玄都,就这样把谢昭华带回晋州,继续过他们风平浪静的日子,可是他控制不了谢昭华,更无法抹掉谢昭华的心魔。
直到谢昭华把养私兵的消息告诉他后,他脑袋里的那根弦断了。原来谢昭华这些年没有一刻不想着回玄都的,所以她早早在晋州境内的一座荒山内养了三千私兵,更是朝着百姓大肆敛财,只是她做事跟她的弟弟一样那般心狠手辣,之后又能将事情处理的滴水不漏。所以等到谢昭华将密谋造反的计划传书递给他的时候,他才知晓了一切。
这是关乎着他们性命的事情。
可是他又不能不去管谢昭华,毕竟谢昭华跟他的女儿还在那水深火热的玄都。他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谢昭华去造反,就当他摇摆不定的时候,他收到了玄都的密函,那个年纪跟他女儿一样大的小皇帝秘密召他进宫,而召他进宫的条件自然就是他妻女的性命。
赵逢黎光看到密函就知道那位小皇帝也不是等闲之辈。可是当他风尘仆仆赶到宫里时见到却不是那个少年皇帝,而是那位传说中魅惑先帝,祸乱朝纲的宣凤岐。
宣凤岐一边浇着他养着的红梅一边跟他说:其实你与长公主的书信来往本王已全部知晓,造反可是诛九族的罪,想必驸马应该知道吧?
赵逢黎见到宣凤岐之后才知道他不光有着一副美人皮囊还有着一颗洞察一切的心。宣凤岐这一句话便拿捏住了他。
其实陛下六亲缘薄,先帝登基的时候就因为残害手足在大周留下了不太好的名声。陛下仁慈,不愿再因皇位之争而杀掉自己的血亲。本王调查过,长公主养在晋州的私兵只有三千,你觉得就靠着她里应外合的计谋就能抵得过玄都三万禁军吗?
赵逢黎再一次提心吊胆起来。谢昭华敢让他带兵来玄都是打定了宣凤岐不会知道她的计谋,可是这一切早就被宣凤岐看在眼里了,谢昭华的计划就算皇城里的人不知胜算也不大,更何况宣凤岐已经全部知道了。
本王召见你也是想给你一个机会,当然你也可以拒绝本王。但同样的,在长公主造反结束之前你也无法回到晋州,本王会找一个跟你容貌相似的人回去,到时候长公主兵败如山倒,你们也只能用性命作赔了。
赵逢黎自从知道自己被秘密召回京的那一刻便知会有这样的结果。当他接到密旨时就知道谢昭华那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早就被识破了,可是那又怎么办呢?他必须得要去玄都,他不仅是谢昭华的驸马,更是谢昭华的丈夫,他们孩子的父亲。他并不怕这件事牵连他,他只求自己一去能保住谢昭华的性命。
他早知道玄都是趟浑水,但他也不得不去。
赵逢黎在听完宣凤岐一番话后艰难道:王爷想要微臣做什么?
宣凤岐听到他答复后才停下手中浇花的动作走到他面前:长公主除了你那三千私兵还跟其他藩王勾结了。她的计划中不是要你带那三千私兵进玄都吗,到时候你便将计就计与那些藩王的私兵汇合,等到宫中传来信号,你便趁其不备将那些谋反私兵全部处理了。本王答应你,事成之后会让你带着长公主离开玄都并不追责你们夫妇二人。
赵逢黎思考良久。他知道他一旦应下了宣凤岐这个计划,谢昭华就会恨他一辈子。但是他也不能那么自私,他不能因为谢昭华而连累晋州,连累他们的女儿。他知道谢昭华因为皇位都快疯了,但他没办法他宁愿谢昭华疯了,不管谢昭华恨他也好怨他也罢,他只要谢昭华活着,只要他们一家三口还活着在一起,那便比什么都重要。
思绪回笼,赵逢黎低着头听着谢昭华那一字一句的控诉。他早就知道会这样,纵使早有准备,可是当他听到谢昭华说出那句若是我当初没有嫁给你这个软弱无能之人就好了,他的心还是感觉到一阵密密麻麻的疼痛。
谢云程没兴趣看这夫妇二人在这里抖老底,于是他便笑着说道:赵将军,我看夜深了,你不如先带姑母回公主府吧。孤在这里还有些事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