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摄政王他不想洗白 > 第51章

第51章(2 / 2)

温郁思考片刻:王爷,人心都是肉长的。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心如蛇蝎,自然也不会有人纯良一生。史上那些君安臣乐的王朝,君主大都宽厚待人,以仁义治国。这世上大多人都是将心比心的,王爷若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然会有人为王爷肝脑涂地。

宣凤岐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后见到过太多的人了,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变成一个刺猬,他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伤到别人。但是这是所有动物的天性,保护自己并没有错。可是宣凤岐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他是一个人,人是可以思考的,可以有更多可能性的。

宣凤岐从温郁的所作所为中发现他思想还是太超前了些。温郁从来都不服宣凤岐这个在外人看来是靠着自己的容姿爬到高位上的异姓王,他也想过要杀了宣凤岐,也知道忍辱负重在朝中蛰伏。

一个人古代人思想都如此超前,他为什么在权力中逐渐与古人同化?是他的心不坚定,还是他因为自己求生的本性而变成这样?

宣凤岐在一遍又一遍反思。他不想随波逐流,也不会顺着历史的洪流消失在史书之中,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个来自两千年的灵魂。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一定会改变历史,一定不会成为权力斗争之下的牺牲品。

宣凤岐在听到温郁的一番话之后走到他的面前:你知道本王为何要把你调到礼部做事吗?

宣凤岐离他太近了,此刻他都能看到宣凤岐浓郁纤长的眼睫微微颤动就好像在人心上挠痒痒一样。温郁连忙将视线收回,他微低着头:自然是王爷觉得下官适合待在礼部。

宣凤岐听到他的回答之后笑了一声:你在户部多年,账本管得井井有条,而且这么多年来你从来犯过错。所有人都认为本王处罚你是为了私仇,你是否也这样觉得?

温郁听到后连忙道:下官不敢。

宣凤岐:你是不敢,而不是没有想过吧?

温郁求生欲极强,他又重复了一遍:王爷错怪下官了,下官真的不敢。

宣凤岐又笑了一声:本文不管你是真不敢要是假不敢,但本王要告诉你,本王派你到礼部做事就是要抓住机会找到吏部那些人的错处。

温郁听到这话后大吃一惊,他睁大了双眼看向宣凤岐:王爷的意思是?

宣凤岐轻笑了一声:你还真的以为本王贬你去做侍郎就是为了报私仇的吗?

温郁低下了头,他当初还真的是这样想的。

宣凤岐看到他迷茫的眼神又接着说道:你交给本王的那些人的名单,本王派人去查了。名单上的人确实有贪污的嫌疑,但是本王也说过,整治这些人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何况是一群贪官污吏。本王从未收到过弹劾这些地方父母官的折子,这么说来他们就很有可能在朝中打通了关系,官官相护。本王要你待你礼部,你趁着闲暇之余尽量搜集吏部的消息,尤其是吏部尚书申诩,你要多加留意,一旦时机成熟本王会将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全部拉下来了若是你在这期间遇到什么难处,那你便尽管跟本王开口,本王会派人协助你。

温郁听到宣凤岐这一番缜密的话之后恍然大悟,他原以为宣凤岐把他放到礼部就是为了让他失掉面子,没想到宣凤岐在贬他的时候就想好了下一步棋该怎么走了。

其实宣凤岐跟随先帝的时候,除了他的外貌外,先帝最为赞赏的就是他的才华与智谋。大周国土绵延数千里,天下美人何其多,为何只有宣凤岐一人蛊惑得先帝日日不上朝,如此想来便合理了。

所有人都在意宣凤岐的容貌,但其实最多的他还是能帮得上先帝的忙,所有先帝才对他另眼相看。

温郁听到这话之后对宣凤岐的偏见忽然少了一分,他欠了欠身子:王爷深谋远虑,就算下官不为自己计,也会为天下百姓计。下官愿以微薄之力为王爷整治吏部添一把薪火。

宣凤岐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要时机到了,这大周的天就该变一下了。

温郁确实把衡城被屠一事的罪加在了宣凤岐的头上,如今想想他何尝不是一种狭隘。屠城之事有史以来屡见不鲜,胜败的确是兵家常事,他确实不该将一己之怒强加在宣凤岐身上。

可是事到如今,温郁还是想问一句:王爷既然已知下官九族皆在衡城,那也应该知道下官在大周朝堂再无牵挂。王爷难道就不怕下官会因他人所给的利益而做出背叛之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