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笙一扫赶路的疲倦,精神抖擞地打量周围,看到新奇的,指尖往赵弛后衣摆扯扯:“看那里~”
赵弛靠着马车,从茶楼买了杯饮子,来一叠茶点。
水笙捧着竹杯,冰凉凉的,悄悄摸到赵弛掌下,给对方凉手。
赵弛:“坐着吃东西,休息片刻,过会儿就去青云书斋。”
水笙喝冰饮子,吃茶点,赵弛解开带来的水囊和干粮,坐在旁边一起吃。
他们靠角落,能遮挡不少目光,水笙悄悄拿起一块茶点,往赵弛嘴巴送。
赵弛无奈,直接咬干净。
水笙眼睛亮了亮,有些害羞,又举着饮子送过去。
赵弛摇头:“你吃就是。”
觉察有人看来,水笙怕羞,这才收回动作,认真填肚子。
一刻后,再次出发。
赵弛从前来过塘桥镇,对街道布局仍有印象。
不久,马车驶入僻静的巷子,停在雅气十足的青云书斋门边。
几名书生模样的人从里头结伴走出,看见赵弛,见他体格高健,面色冷淡,纷纷收起笑意,皱眉避让。
水笙嘴巴一抿,还没开口,就被对方抱下马车。
赵弛一手提着装蛇货的木箱,另一手拎着防水布里的书册。
“进去吧。”
人前,赵弛恢复寡言冷漠的面色,旁人怕他找事,自然不敢怠慢,行事倒给了方便。
一名身着灰色长衫,账房先生模样的中年男子迎到跟前;“二位客官可有需求?”
赵弛:“李文秀托我们把书册送到此地。”
楼上走下一名俊气瘦高,体格宽大,着蓝色锦衣的男子。
“文秀他这个月又不来了?”
水笙轻轻点头:“先生是这样嘱托的,只差我把书册送到。”
“先生?”男子挑眉,“他竟然收了这个大的学生。”
凝目端看,俏生生的,气质灵气纯净,乡野里竟有这样的年轻人。
赵弛目光微沉。
男子一哂:“鄙人是这书斋的老板,谢铮。”
“老板?”水笙扯了一下赵弛手指,“我,我有事找你……”
谢铮:“噢?”
水笙取出怀里的信,眼神巴巴地:“这是先生写的信。”
谢铮一改气定神闲之态,似有些迫切之色。
待看完信,打量水笙,道:“即使文秀所托,可我这也不是做善堂的,想从书斋接活的人不在少数。”
“看你单薄瘦弱,身上有疾,可拿得稳笔?”
赵弛星目冷冷收敛,不等他抬手,水笙一把抱住他的小臂。
“谢老板,我、我拿的住笔的,之前还写了字给先生看。”
谢铮并不看赵弛,点点头:“既然如此,随我来,考考你,若能通过,便可留下。”
水笙松开怀里紧抱的手臂,轻轻点头。
他心里打鼓,可来都来了,不想就此放弃。
观赵弛面色微冷,若他不阻拦,定会又说这些他不用做,也能养他的话。
少年浅浅一笑,忐忑的脸色闪烁些许一往直前的坚定。
“赵弛,让,让我试试吧。”
他也想为彼此,为两个人的家,付出点,做成点什么。
赵弛细看水笙清澈坚定眉眼,对方似乎又长了大了一些。
压着心口无名的欣慰和悸动,微微颔首。
“好,我在这里等你,上去吧,做你想做的事情。”
松开水笙,看着他一步一步迈上阶梯。
虽然左腿姿势与常人有些不同,可他心智坚强,不逊任何人,更少了最初捡回来时胆怯畏缩的模样。
第41章
书斋二楼,往左右延展,分出几间书屋,中间是大堂。
堂中飘散着墨香和纸张的气味,四面摆设书架,书籍庞杂繁多,犹如嵌在壁上。
靠窗户边沿放着几张榆木案桌,四五名年轻文气,衣着稍微寒酸的书生正伏案运笔,来了人也丝毫未受影响。
其中一名书生抬头,瞧见老板上来,至多轻轻点头,示意后继续奋笔誊抄,连口茶水都顾不上喝。
水笙原本紧张局促,瞧见几名抄写的书生,便逐渐平复。
谢铮推开一扇门:“进来坐。”
说着,从旁边的梨木架分别取出两本册子,丢在案上。
“一个时辰内能抄多少是多少。”
水笙抱着书慢慢坐好,他腿脚虽然有疾,但坐下的姿态并不狼狈粗俗。
谢铮瞧在眼底,未做打扰,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