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偏宠瘸夫郎 > 第30章

第30章(2 / 2)

掌柜的瞧大清早就来生意,笑得牙缝都露出来了。

一个一小的两个男人,大的要买,小郎君却一个劲摇头。

再细看,大的拿着钱呢,连忙上前招呼。

“这位爷,要买啥布?”

赵弛看着布,再看水笙。

水笙靛青的衣袍多,这次挑了一块柳黄色的布。

掌柜笑道:“这布好啊,城里时兴着呢,颜色新鲜,做成夏衣又透气,虽价钱比别的布贵一点,但质地更好,买不了吃亏,配着小郎君甚好。”

赵弛:“就要它。”

走出布庄,水笙垂着脸,蔫巴巴的,唯独嘴唇都快噘到天上了。

进城看病,加上住客栈的花销,将赵弛在码头挣得的八钱花了七七八八。

再买布,花光了不说,连卖蛇货的钱都贴进去一点。

水笙小脸忧愁:养自己为何如此费钱呀……

赵弛倒觉值当。

水笙的眼睛再无后患,给他添两身新衣,除开花的,留了四两多的银子带回去。

回到村子后,面摊就要开张了。

许多人夏天贪凉,可以多备几种解暑的货卖,多少能攒点银子。

但这些还不够……

赵弛想攒更多,以后住更大房子,给水笙添更多的东西。

返村途中,水笙抱着布,伸手往前轻轻一扯。

赵弛偏过头:“怎么了”

水笙嘀咕:“买就买吧,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自己也要拿新布做身衣裳。”

赵弛看他一路上绷着小脸,也不同自己说话,便答应了。

如此,水笙脸色才好看了点。

午前抵达溪花村。

村子道口两侧,树荫下坐着不少乘凉的村民。

马车刚进来,他们抻颈抬眼,睁大眼睛打量。

“哟,赵弛带水笙回来了。”

“赵弛,快开面摊呀,老子那婆娘怕热,不到晚上不开火,要饿死啦……”

“水笙手上抱着块布呢,那料子一看就好。”

“水笙都添几身衣裳啦,这才没多久呐,命真好。”

“还别说,从前赵弛总是冷冰冰的,除了摆摊子,都不跟大伙儿说话,如今脸上多了点人气。”

“还真是……”

金巧儿跟柳儿在周围的树下纳鞋子,天热,人昏昏倦倦的。

两个姑娘针线活做久了闷得慌,于是来到附近,一边吹风纳鞋底,一边听村民闲聊提神。

听到赵弛跟水笙回村了,还瞧见少年怀里那块的新布,金巧儿努努嘴,拉着柳儿起身。

两人带上做好的鞋底,赶忙跟去。

到了老屋,两个姑娘扶墙喘着气:“水,水笙,好久不见。”

水笙被赵弛抱下马车,纳闷:“巧儿姐,柳儿姐,你们怎么跑那么急?”

金巧儿嘿嘿一笑,自告奋勇。

“我就是脸皮厚点,想多揽点活儿挣钱。”

她眼精,一下子看赵驰想为水笙置办新衣裳,举起下午跟柳儿纳好的鞋底,笑呵呵道:“赵大哥,你瞧瞧,手艺不错吧?”

话里夹着几分自吹的腼腆:“若要给水笙做新衣,找我跟柳儿如何?我们可以多送两双新纳的鞋底给你。”

又从柳儿怀里摸出几张纸,摊开了。

“你看,这是我画的几身衣裳款式,跟城里时兴的差不多,穿在身上很好看的。”

乡下的村民舍不得花太多钱置办新衣,坏了就补,补完继续穿。可因经常干活,鞋子容易穿坏,鞋子缝不好。

两个姑娘能接的,多数都是纳鞋子的活儿。

纳鞋挣的钱不比衣裳多。

赵弛从衣铺掌柜那看过图册,金巧儿所画,的确相差无几。

想着给水笙多穿点花样,于是答应。

水笙开口:“不光给我做,也要给赵弛至少做一身。”

金巧儿笑得眼咪咪的:“好好,那我们进屋量体?”

生怕晚一点两人后悔。

正堂,金巧儿跟柳儿分别给两人量身。

金巧儿是个会来事的,看水笙跟赵弛的情谊不假,记下尺寸后,道:“天热,穿短的凉快些,我看这布能做四身短的,若你们商量好,给水笙和赵大哥都准备两身,如何?”

又道:“还能省出些料子,可以拿来缝鞋面,到时候给你们各送一双新纳的鞋底,怎么样?”

水笙立马做主:“就各做两身短的。”

赵弛也答应了。

他没说的是,等到秋末,再给水笙多添两身新的棉袄不迟。

因着花钱制衣,水笙惦记,便想多出力,让赵弛面摊生意更好。

赵弛素日里冷冷的,有些村民不喜他的脸色,很少在摊子上买东西。

水笙瞧出这点,早上还清凉的时候,去了一趟金巧儿那里。

找到三颗槐树的屋舍,果然看见金巧儿在缝补衣裳,用的正是赵弛买的那块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