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兰办成了事儿,回去的路上脚步也都轻快了许多,都没往自己家回,赶着就把这事儿说给杨冬湖听了。
杨冬湖鞋子终于纳好了,他做了这么长时间的针线功夫,手上熟练不少,比刚开始快多了。
趁着手熟,他就想多做一双出来,给赵洛川换着穿。
“那咱们就等着信儿就行了,说不定明天就有信了呢。”杨冬湖听朱翠兰说完也很是高兴,他有私心在,杨安锦和自己关系好,真是成了,以后就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处理和新媳妇的关系了。
朱翠兰脸上的笑比前几日多了些,语气也不似前几日沉闷道:“是,这事儿我也知道急不来,可我总觉得等信儿难熬,心里像长了草似的,干什么都静不下来心。”
“婶子放宽心,传回来的肯定是好信儿。”
“但愿吧。”
朱翠兰坐了片刻就回去了,她还没忘了家里还有两个人等着信儿呢。
赵河平日里严肃沉闷,听完了也没多说其他的,抽了口烟杆道:“那咱就等着吧。”
朱翠兰道:“方宇好容易主动瞧上谁,若是这次还不成,哪天我该去庙里拜拜,看是不是咱家坟地风水不好,挡了我儿的姻缘。”
赵方宇知道他娘找媒人去大杨村说亲,心里面一阵的忐忑,他和杨安锦只见过两三回面儿,话都没说上一句,也不知道杨安锦能不能瞧上自己。
汉子长到他这个岁数,该娶媳妇早娶了,该懂的事儿也早都懂了。
赵方宇原来整天跟他爹做瓦匠,年轻的汉子们打赤膊围坐在地上喝酒,喝多了嘴里就乱七八糟的说些腌臜事儿,说到上头还嘿嘿的淫笑。他听着难受,从不主动参与,听得多了对那事儿就有些偏见。
他不觉得一个人有什么不好,汉子们说香媳妇暖被窝他也不稀罕,还是自己想怎么睡怎么睡好,前两回相看要不是他娘非要见面,他肯定不会去的。
但是自从那天看见杨安锦以后就不一样了,杨安锦什么都不用做,往哪儿一站笑盈盈的模样就刻在了赵方宇的心里。
赵方宇心想:若是杨安锦瞧不上自己,以后就再也不相看了。
朱翠兰没听到他的心声,如若不然,这会儿怕是要尖叫出来了。
第67章巧嘴
云巧知道朱翠兰心急,村里像赵方宇这么大的哪个不是孩子都会跑了,就他还单着。
朱翠兰前脚刚走,云巧后脚就跟家里的汉子说了一声,让他看好孩子,别往火堆凑太近,说完就要往大杨村去。
云巧夫婿心疼自己媳妇,说他绣鞋伤了神,也不急这一天的,今儿等一天明儿再去也来得及,要是累住了身体反而不好,被翠兰婶子知道了要愧疚的。
云巧觉得夫婿说的有道理,也没犟着非要去,好歹在家里歇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脚不停歇的就走了。
他夫婿想跟着,被云巧拦下了,给人说媒都是姑娘哥儿的事儿,一个汉子跟着算怎么回事。
他夫婿无法,叮嘱再三,让云巧去了。
云巧来来回回大杨村好几趟,早就摸熟了门,现如今虽然身子重走不快,但路记得熟,一点儿错路也没走,时辰上倒也没耽搁。
刚过了年节,村子里的妇人们基本上都在收拾待客没用完的吃食,剩的汤汤水水拿来喂鸡鸭,没吃完的肉扔了可惜,挑拣出来热一热还能吃好几顿。
院子里,杨安锦手里端着盛肉的碗蹲在水井边上,张兰珍用筷子挑拣着碗里的大块肉。
云巧嗓门高,喊了一嗓子惊动了院子里的人,张兰珍听着声音不熟悉,让杨安锦出门去瞧瞧是谁来了。
杨安锦打开门,是个年纪稍大的哥儿,有点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你找谁?”
云巧看见杨安锦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说话快,连珠炮似的一大段一大段的往外蹦:“你就是安锦吧,都长这么大了,真好看,跟你娘长得真像,你娘在家吗?我找她有事儿。”
杨安锦点点头,让出了门口的位置让云巧进去,冲院里喊道:“娘,有人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