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15章(2 / 2)

杨冬湖紧张了一瞬,他也不知道如何解释,随口扯了个理由搪塞:“我之前在家里要干的活多,不常上山来。”

赵方初听他娘说了,杨冬湖之前在娘家的日子过得不好,时常吃不饱饭还经常挨打,像这样上山捡蘑菇的活儿估计是轮不到他冬哥来做。

想到这里,他赶紧转移了话题,怕惹得杨冬湖伤心:“不认识也没关系,我认识,我教你认。”

说着就把那窝毒蘑菇用树枝打碎了,他们这儿的人遇到毒蘑菇都会上去踩一脚,为的是防止不熟悉蘑菇人的误食。

赵方初一边打一边说:“冬哥你看,这个蘑菇叫满天星,在毒蘑菇里比较好认,上头有白点点,你就记着有白点点的不能吃就行。”

杨冬湖点了点头,对满天星这个名字有些好奇,这个蘑菇长得不怎么样,名字还挺好听,难不成是因为伞盖上的白点点?但还真别说,还真挺形象的。

赵方初打完蘑菇,看见他冬哥一背篓的满天星,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冬哥,你喜欢星星吗?”

“挺喜欢的。”

“那你把这些蘑菇带回去就赚了。”

“嗯?毒蘑菇也有人买吗?”杨冬湖惊讶道。

赵方初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不是,把这个蘑菇吃下去,晚上才能看见的星星你白天就能看见了。”

“…………”

杨冬湖把背篓里的蘑菇全都倒了出来,用脚踩碎了,才跟着赵方初往其他地方去了。

再遇到蘑菇的时候,杨冬湖都和赵方初确实过了没问题才放到背篓里去,要是遇到两个人都不确定的就不采,万一吃出毛病来多不划算。

今儿运气不错,才大半天的功夫,赵方初的背篓里就已经满了,两个人找的有些眼花,便不再留心蘑菇。

下山的时候走了另一条路,遇到不少竹笋,用小铲子挖了装在杨冬湖的背篓里,竹笋重,要是装满了背着太吃力,就只装了大半背篓。

这也算是收获满满,往常赵方初一个人来的时候可没捡过这么多的蘑菇,竹笋常见,明儿再来一趟也不费事。

这大半天全在半山腰上转悠,两个人都有些累了,随便找了块光滑的青石板坐着歇脚。

赵方初拉着杨冬湖看背篓里的蘑菇,一股菌类特有的清香味道充斥在整个鼻腔,特别是赵方初拿了鸡枞出来,其他蘑菇的味道全被掩盖住了,只剩下鸡枞的香味。

两个人有说有笑的聊了一会儿,没注意从旁边的树林里钻出个人来。

那人一见杨冬湖,便惊讶的喊出了声:“冬湖?”

杨冬湖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穿着油绿色的衣衫人朝自己走过来。

待看清了他的面容,杨冬湖想起了他是谁,这是原主在村子里唯一一个交好的人,叫杨安锦。

杨安锦起初还有些不敢认,毕竟他认识的杨冬湖总是畏畏缩缩的胆小模样,时不时身上还添点伤。

杨冬湖到了赵家大半月,吃得好睡得好,脸上的肉稍稍多了些,面色也红润了起来,比在杨家好了不知多少倍。

杨安锦快步走到了跟前,拉住杨冬湖上下看了看,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声音有些激动:“冬湖,真的是你啊,我刚才还不敢认呢。前些天我跟我娘去了镇上看我哥,等回来的时候就听说你替杨春雪嫁给了赵洛川。我去赵家找过你几次,但家里都没人。你怎么样?过得好吗?听说赵洛川脾气不好,他没有没打你?有没有给你气受?他们家人好不好相与?”

杨冬湖被这一大段话和许多个问号砸的有些发懵,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脑海里浮现出原主的记忆,思绪一下子飘远了。

第21章故友

杨冬湖小时候从来没穿过合身的衣服鞋子,他的衣服不是他大姐二姐穿剩下的,就是穿他弟弟破了不要的,鞋子永远比自己的脚多大出一个手指来。

王杜鹃对他不上心,杨大力更是个甩手掌柜不问事儿,杨冬湖就穿着旧衣服旧鞋一天天的长大了。

杨冬湖从小个头就比同龄人矮一截,五六岁小小的一个还没灶台高,就被王杜鹃要求着站在板凳上做一家人的饭菜。

做完了也不能上桌,那时候家里养的还有羊,杨冬湖要先把羊喂了才能在厨房里吃一家人剩下来的饭菜。

收拾完了家务,还要去河边给羊扯草,那么小的一个人,被大大的背篓压的腰都直不起来。

家里人口多,屋子本来就不够住,杨老太太就和杨冬湖住了一个屋,后来有次老太太生病,病的昏睡了好几天。王杜鹃狠狠打了杨冬湖一顿,说他是个克星,要不是他奶奶哪会生病,说着就要把他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