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中秋有雨冬至晴 > 第64章

第64章(1 / 2)

官司断断续续打了大半年,最终判决,按照遗嘱执行,原被告对结果都极度失望,自此何萍与林学东一家彻底闹掰,老死不相往来。

林夏与何川,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家人不可能有和平共处的那一天,但从未想过事情最终会演变成这个无法收场的死局。

即便他们真的能逃离这里,一起出国,离开父母的掌控,他们又真的能一辈子不回来,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亲人放弃家庭吗?

这应该吗?明智吗?

从那时起,林夏的心,不可避免的开始动摇了。

......

林夏和曲娜一直逛到美术馆闭馆,然后去附近的商业街吃晚饭,吃的是潮汕牛肉火锅。

广东的饮食习惯和北方太不一样,汤底是清水,牛肉要鲜切,蘸料沙茶酱,吃饭前先用热水烫餐具,骨刺残余要放在小碟子里,而不是桌子上。这些细微的差异,就算是再详尽的百科也无法面面俱到,只有亲自在异乡生活过了,才能明白。

吃饭的时候,曲娜还意犹未尽的对林夏讲着关于书画,关于展览的事。

“说是百幅书画,里面明显有三分之一是凑数的,不过至少有xx和xx的真迹,我也知足了。你记不记得15年的时候我们在故宫看的明末清初书画展?珍品像不要钱一样堆在一起,那时候我们还笑话故宫布展土,没有审美,现在想看这种真材实料的展都没有了。”

林夏也想起那次的情形,有点好笑:“你拿深圳市美术馆去比故宫,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点?”

“也是,不过就算不和故宫比,和清华的博物馆比也差很多,咱们研三那年的齐白石特展你还记不记得?外面的队伍排得人山人海,幸好xx学长给咱们要到了票......”

“不是xx学长,当时他都毕业了,是xx的学妹,她在学生会工作。”

“对对,是她,她当时是xx的女朋友......”

回忆起当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林夏来到深圳之后,再与这些本科、研究生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大家聊来聊去,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回忆当年。

清华在他们身上打上了太深的烙印,终其此生也无法磨灭。

亦或者换一个说法,大学那几年是他们绝大多数人,人生高光时刻,所以必定要用一辈子去怀念。

两个人东拉西扯了一大堆,曲娜最后无奈的总结:

“深圳好的展确实太少了,就算有门票也好贵,所有人都忙着工作,没有闲情去充实精神世界了。”

林夏深以为然:“是啊。”

这座城市,是一座打工之城,没有生活,没有娱乐,没有历史,街上很少见小孩、老人,只有行色匆匆的打工人,燃烧着青春,奉献着生命,铸造起一座又一座大厂高塔,钢筋水泥,灯火辉煌。

深圳速度,是一个专有名词,背负着房贷车贷五险一金,我们拼命闷头向前冲。

“对了,我们下个月去香港吧!”曲娜突然想起了什么,“我在网上看到香港下个月有很不错的展,有提香,还有吴冠中,我记得你也蛮喜欢提香的,怎么样,要不要去?”

听到“香港”两个字,林夏稍微愣了一下。

深圳与香港比邻,近得不能再近,甚至盐田区那边还有一条中英街,一边深圳一边香港。在这边办签注非常方便,林夏有几个朋友同事酷爱逛街购物,几乎一两周就要去一趟,当天去当天回,曾经离林夏那样遥不可及的地方,如今这般触手可及。

可来到这边三年多了,林夏一次也没有去过。

“我是蛮喜欢提香的。”

林夏夹了一筷子烫好的五花趾,在蘸料碟里裹上浓郁的酱汁,慢吞吞的说,

“但下个月开始我们会很忙,不一定有时间,你们不也是嘛?”

曲娜的工作比林夏忙得多,他们公司奉行狼性文化,加班成风,连这一天出门的时间都是强行挤出来的,明天还要上班。

这话一出,曲娜眼睛里的光一下子暗淡了下来:

“是啊,年末忙死了,哪有时间。”

就像从风花雪月一脚踏进了柴米油盐的现实,两个人一时间都没再说话了。

她们出来见面很少谈工作,因为一提就是怨气,刚上班的时候恨不得遇见谁和谁吐槽,后来过了几年就懒得说了。全世界都大同小异,傻逼的领导,奇葩的同事,复制粘贴一样,没区别。

沉默着吃了一会儿饭,曲娜突然开口说:

“我想换个工作。”